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一种斋祭亡魂的迷信仪式。旧俗人死后,生者每七天为之斋供一次,并请和尚诵经,四十九天中共行七次,称为理七。最后一次叫“断七”。
一种斋祭亡魂的迷信仪式。旧俗人死后,生者每七天为之斋供一次,并请和尚诵经,四十九天中共行七次,称为理七。最后一次叫“断七”。 《水浒传》第二回:“太公殁了。
引史进 一面备棺槨盛殮,请僧修设好事,追斋理七,荐拔太公。”《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后事都是现成的,少不得修斋理七,报丧开吊,都是 牛浦 陪客。”
旧俗人死后每七日斋供一次,凡七次,共四十九日而止。
理 [ lǐ ]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 如 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 如 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 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如 理科,数理化。理疗。 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 如 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 如 理睬。答理。 6. 古代指狱官、法官。 7. 姓。 [更多解释]
七 [ qī ] 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 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更多解释]
理七的拼音是:lǐ qī点击 图标播放理七的发音。
理七的意思是:一种斋供追祭亡魂的仪式。人死后,生者每七天为之斋供一次,并请出家人诵经,四十九天中共行七次,故称为「理七」。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