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疏忽,失误。稀疏破敝。
亦作“疎虞”。
疏忽,失误。
引宋•范仲淹 《再奏辩滕宗谅张亢》:“至於处置边事,亦无疎虞。”疎虞,一本作“踈虞”。 元•杨梓 《豫让吞炭》第二折:“传与二位用心防守,勿致疎虞。”《西游记》第十六回:“但有疏虞,尽是 老孙 管整。”清•孔尚任 《桃花扇·誓师》:“这 扬州 乃 江 北要地,倘有疎虞,京师难保。”欧阳山 《苦斗》六八:“孔明,这回是你的疏虞了!”
稀疏破敝。
引《宣和遗事》后集:“篱落疎虞,不类人居。”
疏忽耽搁。
引宋·苏轼〈画车〉诗二首之一:「上易下难须审细,左提右挈免疏虞。」《初刻拍案惊奇·卷二〇》:「牢子们紧紧看守,不致疏虞。」
疏虞是汉语词汇,
拼音:shū yú
释义:1、疏忽,失误,2、稀疏破敝,
宋 范仲淹 《再奏辩滕宗谅张亢》、《宣和遗事》后集都有解释。
疏 [ shū ] 1. 去掉阻塞使通畅。 如 疏导。疏通。疏浚。疏解(jiě)。 2. 分散。 如 疏散。仗义疏财。 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 如 疏密。疏松。疏朗。疏旷。疏阔。疏落(luò)。稀疏。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4. 不亲密,关系远的。 如 亲疏。疏远。 5. 不细密,忽略。 如 疏忽。 6. 空虚。 如 志大才疏。 7. 不熟悉。 如 生疏。 8. 粗劣。 如 疏食。疏粝。 9. 古同“蔬”,蔬菜。 10. 分条说明的文字。 如 上疏(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疏。注疏(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 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 12. 姓。 [更多解释]
虞 [ yú ] 1. 预料。 如 不虞。 2. 忧虑。 如 无冻馁之虞。 3. 欺骗。 如 尔虞我诈。 4.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 5. 古同“娱”,安乐。 6. 古代掌管山泽的官。 如 虞人(中国春秋战国时称)。 7. 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舜所建。 8. 姓。 [更多解释]
疏虞的拼音是:shū yú点击 图标播放疏虞的发音。
疏虞的意思是:疏忽耽搁。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