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瘜 | |||||||||||||||||||||||||||||||||||||||||||||||||||||||||
释义 | 瘜xī ㄒㄧ 卷七疒部共15画 说文解字 卷七 疒部 15画 U+761C 瘜 相卽切 瘜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七下反切相卽切頁碼第246頁,第35字續丁孫 瘜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四反切悉翼反頁碼第632頁,第3行,第2字述
鍇注臣鍇曰:「息者,身外生之也。故古謂賖賃生舉錢爲息錢;旋生土爲息壌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七下反切相卽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398頁,第1字許惟賢第612頁,第6字
段注《肉部》腥下曰: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息肉卽瘜肉。《廣韵》曰:惡肉。 从𤕫。息聲。 段注相卽切。一部。 瘜字的相关索引
瘜xī ㄒㄧ 正文・午集中疒部共15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午集中 疒部 15画 U+761C 瘜 瘜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疒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62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777頁,第35字 標點整理本: 第732頁,第22字 音《唐韻》:相卽切;《集韻》:悉卽切,𡘋音息。 注解〔瘜〕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瘜〕字拼音是xī,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息。 〔瘜〕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ī] ⑴ 〔~肉〕古同“息肉”,因黏膜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像肉质的突起物。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瘜xī ㄒㄧ 疒部共15画半包围结构U+761C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疒部 15画 10画 半包围结构 UTHN KHUP TNWZ 00136 无 U+761C 413413251114544 点、横、撇、点、提、撇、竖、横折、横、横、横、点、斜钩、点、点 𦞜 瘜字概述〔瘜〕字拼音是xī,部首是疒,总笔画是15画。 〔瘜〕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息”。 〔瘜〕字仓颉码是KHUP,五笔是UTHN,四角号码是00136,郑码是TNWZ。 〔瘜〕字的UNICODE是U+761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236,UTF-32:0000761c,UTF-8:E7 98 9C。 〔瘜〕字异体字是𦞜。 瘜的笔顺Loading... 瘜的意思瘜xīㄒㄧ基本解释◎〔~肉〕古同“息肉”,因黏膜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像肉质的突起物。 瘜字的翻译
瘜的字源字形
瘜字组词瘜肉 鼻瘜 更多…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