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亦作“皁旗”。
黑旗。
亦作“皁旗”。黑旗。
引宋•苏轼 《祭常山回小猎》诗:“青盖前头点皁旗, 黄茅冈 下出长围。”《水浒传》第七六回:“后面一簇人马,尽是皂旗,黑甲黑袍,黑缨黑马,前面一把引军黑旗。”
皂旗,拼音为zào qí,汉语词语,是指"皁旗",黑旗,也作“玄旗”。
皂 [ zào ] 1. 黑色。 如 皂靴。不分皂白(喻不问是非)。 2. 差役。 如 皂隶(古代贱役,后专以称衙门里的差役)。 [更多解释]
旗 [ qí ] 1. 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 如 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 2. 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 如 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 3.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更多解释]
皂旗的拼音是:zào qí点击 图标播放皂旗的发音。
皂旗的意思是:①.亦作“皁旗”。②.黑旗。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