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谷类的种子。
引《后汉书·顺帝纪》:“二年春二月甲申,詔以 吴郡、会稽 飢荒,贷人种粮。”唐•刘禹锡 《代论废楚州营田表》:“刈穫所收,无裨於国用;种粮每闕,常假於供司。”钱钧 《“无人区”升起了炊烟》:“最后,连拌在粪里准备播种的种粮,也被‘随洗随征’了。”
种粮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zhòng liáng,指谷类的种子。
种 [ zhǒng ] 1. 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特点的分类的基本单位。 如 物种。种差(chā), 2. 植物果实中能长成新植物的部分,又泛指生物传代繁殖的物质。 如 种子。种禽。种畜。撒种。配种。 3. 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如 人种。种族。 4. 量词,表示类别、式样。 如 种种。两种人。 5. 指胆量或骨气。 如 有种。没种。 种 [ zhòng ] 1. 把种子或幼苗等埋在泥土里使生长。 如 种地。栽种。 种 [ chóng ] 1. 姓。如宋代有种师道。 [更多解释]
粮 [ liáng ] 1. 可吃的谷类、豆类等。 如 粮食。粮仓。粮荒。弹尽粮绝。 2. 作为农业税的粮食。 如 公粮。钱粮。 [更多解释]
种粮的拼音是:zhòng liáng点击 图标播放种粮的发音。
种粮的意思是:谷类的种子。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