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竇 | |||||||||||||||||||||||||||||||||||||||||||||||||||||||||
释义 | 竇dòu ㄉㄡˋ 卷七穴部共20画 说文解字 卷七 穴部 20画 U+7AC7 竇 徒奏切 窦 𥩐 竇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七下反切徒奏切頁碼第243頁,第14字續丁孫 𥩐異體竇 空也。从穴,瀆省聲。 附注徐鍇繫傳作「賣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四反切犆漏反頁碼第622頁,第1行,第2字述 空也。從穴𧷏聲。 鍇注臣鍇曰:「水溝口也。《周禮》曰:『宫中之竇,其崇三尺。』」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七下反切徒奏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1376頁,第3字許惟賢第602頁,第5字 空也。 段注空孔古今語。凡孔皆謂之竇。古亦借瀆爲之。如《周禮》注四竇卽四瀆,《左傳》襄三十年墓門之瀆徐音豆是也。 从穴。𧶠聲。 段注徒奏切。四部。按古音去入不分。 白话解释窦,孔穴。字形采用“穴”作边旁,采用省略了“氵”的“瀆”作声旁。 竇字的相关索引
竇dòu ㄉㄡˋ 正文・午集下穴部共20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午集下 穴部 20画 U+7AC7 竇 窦 竇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穴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78頁,第13字 同文書局本: 第869頁,第18字 標點整理本: 第832頁,第9字 音《廣韻》:田𠋫切;《集韻》、《韻會》、《正韻》:大透切,𡘋音豆。 例又,鑿垣爲孔曰竇。 例又,穴也。 例又,水道也。 例又,決也。〈周語〉:不竇澤。〔註〕竇,決也。 例又,地名。 例又,姓。 音又,通作窬。 音又,《集韻》:徒谷切;《正韻》:杜谷切──𡘋與瀆通。 注解〔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穴部。 〔竇〕字拼音是dòu,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穴、賣。 〔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òu] ⑴ 见“窦”。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竇dòu ㄉㄡˋ 穴部共20画上下结构U+7AC7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窦 穴部 20画 15画 上下结构 PWFM JCGWC WOLL 30806 无 U+7AC7 44534121252212511134 点、点、横撇/横钩、撇、点、横、竖、横、竖、横折、竖、竖、横、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瀆 、 窦 、 𥥨 、 𥥷 、 𥩐 竇字概述〔竇〕字拼音是dòu,部首是穴,总笔画是20画。 〔竇〕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穴、賣”。 〔竇〕字仓颉码是JCGWC,五笔是PWFM,四角号码是30806,郑码是WOLL。 〔竇〕字的UNICODE是U+7AC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431,UTF-32:00007ac7,UTF-8:E7 AB 87。 〔竇〕字异体字是瀆、窦、𥥨、𥥷、𥩐。 竇的笔顺Loading... 竇的意思竇窦dòuㄉㄡˋ基本解释◎见“窦”。 竇字的翻译
竇的国语辞典解释竇窦dòuㄉㄡˋ详细解释名 1.孔穴、缝隙。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君口中何为开狗窦?” 2.人体内某些器官或组织内部的凹陷处。 鼻窦。 3.姓。如汉代有窦婴、窦宪。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竇的两岸词典解释竇窦dòuㄉㄡˋ详细解释1.洞;孔穴。 水窦、狗窦、启人疑窦。 2.人体某些器官或组织类似孔穴的部分。 鼻窦、情窦初开。 3.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竇的字源字形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龙岗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