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笑容可掬 | |||||||||
释义 | xiàoróngkějū 笑容可掬
笑容可掬的意思词语解释笑容可掬xiào róng kě jū
翻译
引证解释
国语辞典笑容可掬xiào róng kě jú
笑容可掬的字义分解
【笑容可掬】的常见问题
xiàoróngkějū 笑容可掬
拼音: xiào róng kě jū 怎么读 注音: ㄒㄧㄠˋ ㄖㄨㄥˊ ㄎㄜˇ ㄐㄩ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眉开眼笑 笑逐颜开 喜形于色 喜笑颜开 反义词: 咬牙切齿 悲不自胜 愁眉苦脸 满面愁容 笑容可掬的意思脸上的笑容好像可以用手捧起来一样。形容笑容满面。掬:用双手捧起来。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很高兴的样子。 例子:这些学生们一天总是那么活泼开朗,笑容可掬。 正音:“掬”,读作“jū”,不能读作“jú”。 辨形:“掬”,不能写作“鞠”。 辨析:“笑容可掬”和“喜形于色”;都有“脸上流露喜悦”的意思;但“笑容可掬”侧重于面部表情;可能表里如一;也可能为了某种目的表里不一。“喜形于色”是发自内心的表露在脸上的喜悦;是表里如一的。 谜语: 菊脸 (谜底:笑容可掬) 故事: 三国时期,司马懿率军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笑容可掬地坐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急忙赶回解围。 笑容可掬的详细解释【释义】笑容满溢,似乎可用双手捧取。形容笑容满面的样子。※语或出《三国演义》第九五回。 【典源】※《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并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藏匿;诸将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声言语者,立斩;大开四门,每一门上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却说[1]前[2]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3]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4]。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注解[1]司马懿:公元179∼251,字仲达,三国魏温县人。有雄才,多权变,文帝甚亲重之,屡出师与蜀相诸葛亮相抗,使亮不能得志于中原,后以丞相执国政。其孙司马炎终篡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为宣帝。 [2]军哨:军队中侦察巡逻的警戒人员,通常配置于主力部队之前,负责侦察敌情。 [3]孔明:诸葛亮(公元181—234)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水县)。避乱荆州,刘备三访其庐乃出。为人足智多谋,忠心耿耿。曾败曹操于赤壁,佐定益州,使蜀与魏、吴成鼎足之势。刘备殁,辅助后主刘禅,封武乡侯。志在攻魏以复中原,乃东和孙权,南平孟获,与魏长期争战,后鞠躬尽瘁,卒于军中,谥号忠武。著有《诸葛武侯集》。 [4]焚香操琴:烧香弹琴,形容悠闲自若的样子。 【典故】“笑容可掬”的“掬”是用两手捧取的意思。脸上笑容多到似乎可以用手捧取,也就是笑容满溢,所以“笑容可掬”是用来形容笑容满面的样子。明代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故事:三国时蜀、魏交战,蜀相诸葛亮得知魏国起用司马懿为将帅,于是派兵驻守街亭要地。诸葛亮再三叮咛统领的马谡要靠山近水扎营,并且命令王平跟随辅佐。岂料马谡刚愎自用,不听王平劝谏,竟扎营于山顶,因此被魏将张郃所败,而街亭失守。诸葛亮一得知败战的消息,便将驻守城中的大军分拨成几批,有的前往营救,有的到后方准备粮草,城中士兵只余二千五百名左右。正当此时,司马懿却领十五万大军前来攻城,蜀国官员都大惊失色,不知所措。由于诸葛亮深知司马懿为人谨慎,所以故布疑阵,传令士兵将城上旌旗全部隐藏,并将城门大开,每个城门只派二十名士兵扮成百姓,在那洒扫街道。诸葛亮自己则是梳洗一番,带著两个随侍的小童仆,在城墙上弹琴,一付从容不迫的样子。魏国前锋来到城下,看到这付景象,觉得事有蹊跷,不敢再前进,敢紧回报予司马懿。司马懿不信,令军队停在原地,自己骑著快马到城前眺望。一看之下,果然不假,诸葛亮高坐城楼之上,笑容满面地弹琴,左右各站一个小童,一个手捧宝剑,一个拿著拂尘驱赶蚊蝇。城内百姓则是低头洒扫,完全没有祸到临头的惊慌。司马懿见状,以为诸葛亮是要诱敌深入,城内必有伏兵,于是决定暂且退兵。诸葛亮料想司马懿当会整军再来攻,便趁著魏军退兵的空档,带著全城百姓与军士,弃守西城,退入汉中。而他在这场交战中,不费一兵一卒便以计退兵,不但在当时令人惊叹,后世更有人作诗赞曰:“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而诸葛亮在大敌当前时,犹能“披鹤氅,戴纶巾”,“笑容可掬,焚香操琴”,那一派悠闲潇洒、处变不惊的风范,也让后世景仰不已。 【书证】
【用法】语义形容笑容满面的样子。 类别用在“满脸笑容”的表述上。 例句①一到会场,就看到老板站在门口,笑容可掬。 ②我最难忘母亲笑容可掬地把我轻拥入怀的感觉。 ③在这一片花飞的季节,来赏花的人无不笑容可掬。 ④售货小姐笑容可掬地走过来,亲切地为我们服务。 ⑤他总是笑容可掬,人缘特别的好,不愧是本公司的最佳公关。 ⑥园长笑容可掬的把我领进园里,我紧绷的一颗心慢慢的轻松下来。 ⑦导览小姐热情礼貌,笑容可掬,向我们介绍这些名画的来龙去脉。 ⑧我真不知道他那笑容可掬的面孔下,究竟是真心实意还是另怀鬼胎? ⑨因为受不了顾客的恶作剧,她原本笑容可掬的面孔开始浮现了一丝怒意。 ⑩原本担心他会是冷酷地相应不理,没想到竟是如此笑容可掬地热情亲切。 ⑪我喜欢搭乘这家航空公司的班机,是因为他们的空中小姐笑容可掬、和蔼亲切。 ⑫在路边休息时,有一位卖花的小姑娘拎著花篮,笑容可掬地走过来兜售玉兰花。 【辨识】同义“笑容可掬”及“喜形于色”都有喜悦表现在脸上的意思。 异义“笑容可掬”侧重于强调外表上的喜悦,并不一定有可喜之事,可用在交际或职业场合;“喜形于色”侧重于强调发自于内心,并且无法抑止的表现出喜悦,用在有可喜之事发生时。 例句
笑容可掬的翻译
笑容可掬成语接龙没有“掬”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笑”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笑容可掬字义分解笑读音(xiào), 竹部,共10画 ①. 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 如: 笑容。笑颜。笑眯眯。谈笑风生。 ②. 讥嘲。 如: 笑柄。笑话。笑谈。贻笑大方。嘲笑。见笑。耻笑。 查看详细解释 容读音(róng), 宀部,共10画 ①. 包含,盛(chéng)。 如: 容器。容量(liàng )。容积。容纳。无地自容。 ②. 对人度量大。 如: 容忍。宽容。 ③. 让,允许。 如: 容让。不容人说话。 ④. 相貌,仪表,景象,状态。 如: 容止。容颜。容光。容貌。仪容。军容。市容。阵容。姿容。 ⑤. 或许,也许。 如: 容或。 ⑥. 姓。 查看详细解释 可读音(kě,kè), 口部,共5画 ㈠ 可 [ kě ]①. 允许。 如: 许可。认可。宁可。 ②. 能够。 如: 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③. 值得,认为。 如: 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④. 适合。 如: 可身。可口。可体。 ⑤. 尽,满。 如: 可劲儿干。 ⑥. 大约。 如: 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⑦.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⑧. 表示强调。 如: 他可好了。 ⑨.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 如: 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⑩.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 如: 这件事他可同意? ⑪. 姓。 ㈡ 可 [ kè ]①. 〔~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查看详细解释 掬读音(jū), 手部,共11画 ①. 用两手捧。 如: 以手掬水。掬诚相见。笑容可掬。 查看详细解释 笑容可掬成语组词笑的成语容的成语可的成语掬的成语 笑容可掬相似的成语喜容可掬怒容可掬憨状可掬笑容满面憨态可掬音容笑貌无地可容幼稚可笑笑不可仰是可忍,孰不可容舟中之指可掬此而可忍,孰不可容说说笑笑从从容容然然可可岌岌可危楚楚可怜可歌可泣忍无可忍历历可数可有可无历历可见楚楚可人一颦一笑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