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不归。
逸诗《狸首》的别称。因狸一名不来,故称。
引《诗·小雅·采薇》:“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朱熹 集传:“来,归也。”
逸诗《貍首》的别称。因貍一名不来,故称。
引《汉书·郊祀志上》:“后五十年, 周灵王 即位。时诸侯莫朝 周,萇弘 乃明鬼神事,设射《不来》。”按《史记·封禅书》作“设射《貍首》”。 裴骃 集解引 徐广 曰:“貍,一名不来。”
不前来。
引《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于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文选·枚乘·七发》:「或纷纭其流折兮,忽缪往而不来。」
不来:四种圣道果的第三种,为巴利语anàgàmin的直译。为na (不) + àgàma (来,前来) + in (者)的组合。意为不再返回欲界受生。
不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不 [ fǒu ] 1.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更多解释]
来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 如 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 如 从来。向来。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 如 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 如 二百来头猪。 5. 做某个动作。 如 胡来。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 如 大家来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 如 昨天他哭来。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 如 上来。 9. 表示发生。 如 暴风雨来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 如 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 如 八月里来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兮! 13. 姓。 [更多解释]
不来的拼音是:bù lái点击 图标播放不来的发音。
不来的意思是:不前来。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