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筰 | |||||||||||||||||||||||||||||||||||||||||||||||||||||||||
释义 | 筰zuó ㄗㄨㄛˊ 卷五竹部共13画 说文解字 卷五 竹部 13画 U+7B70 筰 在各切 筰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五上反切在各切頁碼第144頁,第23字續丁孫 筰筊也。从竹作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九反切自莫反頁碼第369頁,第6行,第1字述 筊也。從竹作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五上反切在各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777頁,第1字許惟賢第346頁,第6字 筊也。 段注《廣韵》曰:笮筰二同。竹索也。西南夷尋之以渡水。按西南夷有筰縣。在越巂。其名本此。或从艸作筰。非也。 从竹。作聲。 段注在各切。五部。 筰字的相关索引
筰zuó ㄗㄨㄛˊ 正文・未集上竹部共13画 康熙字典 正文 ・未集上 竹部 13画 U+7B70 筰 筰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16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885頁,第27字 標點整理本: 第845頁,第25字 音《廣韻》:在各切;《集韻》、《韻會》、《正韻》:疾各切,𡘋音昨──竹索也。西南𡗝尋之以渡水,故因號邛筰。今益州有之。 例又,國名。 音又,《集韻》、《正韻》𡘋側革切,音責──迫也。 例《篇海》亦作、笮、𥯭。 注解〔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筰〕字拼音是zuó,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作。 〔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uó] ⑴ 同“笮1”。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筰zuó ㄗㄨㄛˊ ⺮部共13画上下结构U+7B70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部 13画 7画 上下结构 TWTF HOOS MNMI 88211 无 U+7B70 3143143231211 撇、横、点、撇、横、点、撇、竖、撇、横、竖、横、横 笮 、 𥯭 、 𦁎 筰字概述〔筰〕字拼音是zuó,部首是⺮,总笔画是13画。 〔筰〕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作”。 〔筰〕字仓颉码是HOOS,五笔是TWTF,四角号码是88211,郑码是MNMI。 〔筰〕字的UNICODE是U+7B7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600,UTF-32:00007b70,UTF-8:E7 AD B0。 〔筰〕字异体字是笮、𥯭、𦁎。 筰的意思筰zuóㄗㄨㄛˊ基本解释◎同“笮1”。 筰字的翻译
筰的国语辞典解释筰zuóㄗㄨㄛˊ详细解释名 ◎用竹皮编成的绳索。 《玉篇•竹部》:“筰,竹索也。”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筰的两岸词典解释筰zuóㄗㄨㄛˊ详细解释◎〈书〉竹索;用竹篾拧制而成的绳索。 筰桥。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筰的字源字形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筰字组词筰马 筰桥 筰竹 迫筰 邛筰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