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紃 | ||||||||||||||||||||||||||||||||||||||||||||||||||||||||||||
释义 | 紃xún ㄒㄩㄣˊ 卷十三糸部共9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三 糸部 9画 U+7D03 紃 詳遵切 𥾖 紃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詳遵切頁碼第436頁,第18字續丁孫 紃異體𥾖 圜采也。从糸巛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五反切詳遵切頁碼第1035頁,第1行,第1字述 圜采也。從糸川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詳遵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618頁,第3字許惟賢第1139頁,第5字 圜采也。 段注采彰,扁諸,圜采,葢古有是名。而漢語猶然。圜采以采線辮之。其體圜也。《內則》。織紝組紃。注曰:紃,絛也。《襍記》。紃以五采。注曰:紃,施諸縫中。若今時絛也。孔穎達曰:似繩者爲紃。 从糸。川聲。 段注詳遵切。十三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二《荀子•非十二子》「反紃察之」,借為「循」。 錢一《荀子》借為「巡」字(沿△)(?)。 紃字的相关索引
紃xún ㄒㄩㄣˊ 正文・未集中糸部共9画 康熙字典 正文 ・未集中 糸部 9画 火 U+7D03 紃 紃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91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915頁,第20字 標點整理本: 第877頁,第19字 音《廣韻》:詳遵切;《集韻》、《韻會》:松倫切;《正韻》:詳倫切,𡘋音旬。 例又,《荀子・非十二子篇》:及紃察之,則倜然無所歸宿。 例又,《淮南子・精神訓》:以道爲紃。〔註〕法也。 音又,《廣韻》:食倫切;《集韻》:船倫切,𡘋音脣。又,《集韻》:殊倫切,音純。又,昌緣切,音穿──義𡘋同。 注解〔紃〕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紃〕字拼音是xú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川,五行属火。 〔紃〕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ún] ⑴ 细带。⑵ 采。⑶ 古通“循”:“反~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紃xún ㄒㄩㄣˊ 糹部共9画左右结构U+7D03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糹部 9画 3画 左右结构 火 XKH VFLLL ZND 22900 无 U+7D03 554444322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撇、竖、竖 絢 、 𥾖 、 𥾡 紃字概述〔紃〕字拼音是xún,部首是糹,总笔画是9画。 〔紃〕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糸、川”或“糹、川”,五行属火。 〔紃〕字仓颉码是VFLLL,五笔是XKH,四角号码是22900,郑码是ZND。 〔紃〕字的UNICODE是U+7D0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003,UTF-32:00007d03,UTF-8:E7 B4 83。 〔紃〕字异体字是絢、𥾖、𥾡。 紃的意思紃xúnㄒㄩㄣˊ基本解释①细带。 ②采。 ③古通“循”:“反~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 详细解释名词 ◎饰履的圆形饰带 silk ribbon土贡:交梭,双紃。——《新唐书》 紃字的翻译
紃的国语辞典解释紃xúnㄒㄩㄣˊ详细解释名 ◎用彩色丝线编成的圆形绳带。 《说文解字•糸部》:“紃,圜采也。”清•段玉裁•注:“圜采,以采线辫之,其体圜也。”《礼记•内则》:“织纴组紃。”唐•孔颖达•正义:“组是绶也。然则薄阔为组,似绳者为紃。”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紃的两岸词典解释紃xúnㄒㄩㄣˊ详细解释1.〈书〉以丝线编成的圆形绳带。 织纴组紃(《礼记‧内则》)。 2.〈书〉麻绳。 布衣紃屦。 3.〈书〉法则。 以道为紃,有待而然(汉‧刘安《淮南子‧精神》)。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紃的字源字形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信阳 楚〔战国〕 简 望山 楚〔战国〕 简 曾侯乙墓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紃字组词紃察 紃屦 麤紃 组紃 更多…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