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紱 |
释义 | 紱fú ㄈㄨˊ 正文・未集中糸部共11画 康熙字典 正文 ・未集中 糸部 11画 U+7D31 紱 绂 紱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00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919頁,第37字 標點整理本: 第882頁,第2字 音《廣韻》、《集韻》、《韻會》𡘋分勿切,音弗。 音又,《韻補》叶方味切。張衡〈西京賦〉:降尊就𤰞,懷璽藏紱;更旋閭閻,周觀郊遂。 注解〔紱〕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紱〕字拼音是fú,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犮。 〔紱〕字造字法是形聲。从糸( mì ),表示與線絲有關。本义是系印章或佩玉用的絲帶。紱的顏色依官位品級而不同。 〔紱〕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fú] ⑴ 古代系印紐的絲繩,亦指官印⑵ 同「黻」。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紱fú ㄈㄨˊ 糹部共11画左右结构U+7D31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绂 糹部 11画 5画 左右结构 XDCY VFIKK VFIKE ZGXS 23947 无 U+7D31 55444413544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横、撇、横撇/横钩、捺、点 巿 、 绂 、 韍 、 𥾧 、 𥿈 紱字概述〔紱〕字拼音是fú,部首是糹,总笔画是11画。 〔紱〕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糸、犮”或“糹、犮”。 〔紱〕字造字法是形聲。从糸( mì ),表示與線絲有關。本义是系印章或佩玉用的絲帶。紱的顏色依官位品級而不同。 〔紱〕字仓颉码是VFIKK VFIKE,五笔是XDCY,四角号码是23947,郑码是ZGXS。 〔紱〕字的UNICODE是U+7D3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049,UTF-32:00007d31,UTF-8:E7 B4 B1。 〔紱〕字异体字是巿、绂、韍、𥾧、𥿈。 紱的意思紱绂fúㄈㄨˊ基本解释①古代系印紐的絲繩,亦指官印。印~。璽~。 ②同「黻」。 详细解释名词 1.形聲。从糸( mì ),表示與線絲有關。本義:系印章或佩玉用的絲帶。紱的顏色依官位品級而不同。 2.同本義silk ribbon。 降尊就卑,懷璽藏紱。 —— 《文選·張衡·西京賦》授單于印紱。 —— 《漢書·匈奴傳下》 3.古代作祭服的蔽膝 knee hide。縫於長衣之前。爲祭服的服飾。周制帝王、諸侯及諸國的上卿皆着朱紱。 朱紱方來。 —— 《易·困卦》 紱字的翻译
紱的国语辞典解释紱绂fúㄈㄨˊ详细解释名 1.系印环用的丝绳。 《集韵•入声•勿韵》:“绂,绶也。”《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将率既至,授单于印绂。” 2.古代衣裳前的蔽膝。 《易经•困卦•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唐•孔颖达•正义:“绂,祭服也。”《聊斋志异•卷一一•王者》:“见有王者,珠冠绣绂,南面坐。”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紱的两岸词典解释紱绂fúㄈㄨˊ详细解释◎〈书〉古代系(ㄐ丨ˋ jì)官印的丝带。依官位高低而有颜色上的区别,可用于识别、表彰身分。 朱绂、怀玺藏绂(隐藏高贵身分)。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紱的字源字形汉 石经 熹平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