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綰 | |||||||||||||||||||||||||||||||||||||||||||||||||||||||||
释义 | 綰wǎn ㄨㄢˇ 卷十三糸部共14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三 糸部 14画 U+7DB0 綰 烏版切 绾 綰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烏版切頁碼第434頁,第26字續丁孫 綰惡絳也。从糸𡧺聲。一曰綃也。讀若雞卵。 附注吳大澂《字說》:「大澂以為『綽綰眉壽』,古延年語也。許書所謂『綽緩』,即古金文之『綽綰』,知綰即古緩字。《說文・糸部》別出綰字,訓『惡也,絳也。一曰綃也。讀若雞卵』。則漢時之異說矣。」按:銘文「綽綰」連言,當作副詞使用,訓為延長不絕。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五反切烏版切頁碼第1031頁,第6行,第2字述 惡也,絳也。從糸官聲。一曰綃也。讀若雞卵。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烏版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598頁,第1字許惟賢第1130頁,第9字 惡絳也。 段注惡下各本衍也。今刪。此如粊下云惡米也,繫下云惡絮也。謂絳色之惡者也。 从糸。官聲。 段注烏版切。十四部。 一曰𦌾也。 段注𦌾各本作絹。今正。《网部》𦌾,一曰綰也。二篆爲轉注。老考互訓之例也。𦌾字不行,多叚絹爲之。《周禮》翨氏注置其所食之物於絹中,鳥來下則掎其腳是也。但他書容可同音相代。淺人將此𦌾改作絹,則似綰可訓繒如麥䅌色。全書之條理不可知矣。讀許者不可不思。 讀若雞卵。 段注卵古讀如關。綰音亦如是。說詳《卵部》。 綰字的相关索引
綰wǎn ㄨㄢˇ 正文・未集中糸部共14画 康熙字典 正文 ・未集中 糸部 14画 U+7DB0 綰 绾 綰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18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927頁,第23字 標點整理本: 第890頁,第7字 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烏版切,音捾。 音又,《廣韻》:烏患切,音畹──鉤繫也。亦作綄。 注解〔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綰〕字拼音是wǎ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官。 〔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wǎn] ⑴ 见“绾”。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綰wǎn ㄨㄢˇ 糹部共14画左右结构U+7DB0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绾 糹部 14画 8画 左右结构 XPNN 86 、 XPNG 98 VFJRR ZWY 23977 无 U+7DB0 55444444525151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点、点、横撇/横钩、竖、横折、横、横折、横 綄 、 绾 綰字概述〔綰〕字拼音是wǎn,部首是糹,总笔画是14画。 〔綰〕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糸、官”或“糹、官”。 〔綰〕字仓颉码是VFJRR,五笔是XPNN86,XPNG98,四角号码是23977,郑码是ZWY。 〔綰〕字的UNICODE是U+7DB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176,UTF-32:00007db0,UTF-8:E7 B6 B0。 〔綰〕字异体字是綄、绾。 綰的意思綰绾wǎnㄨㄢˇ基本解释◎见“绾”。 綰字的翻译
綰的国语辞典解释綰绾wǎnㄨㄢˇ详细解释动 1.系。 《汉书•卷四○•周勃传》:“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至其纽金章,绾墨绶,跨属城之雄,冠百里之首。” 2.盘结。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之七:“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红楼梦•第三回》:“头上戴著金丝八宝攒珠髻,绾著朝阳五凤挂珠钗。” 3.贯穿。 《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北邻乌桓、夫余,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五上•滇游日记二》:“北有小山绾坞口,庐舍悬其上,是曰丰塘,东西南皆回峰环之。”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綰的两岸词典解释綰绾wǎnㄨㄢˇ详细解释◎盘绕起来打成结。 绾个同心结、脑后绾著发髻。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綰的字源字形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