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缺 | |||||||||||||||||||||||||||||||||||||||||||||||||||||||||
释义 | 缺quē ㄑㄩㄝ 卷五缶部共10画 说文解字 卷五 缶部 10画 U+7F3A 缺 傾雪切 𦈫 缺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五下反切傾雪切頁碼第167頁,第21字續丁孫 𦈫異體缺
附注徐灝注箋:「《六書故》引唐本『夬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反切傾穴反頁碼第418頁,第3行,第1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五下反切傾雪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900頁,第4字許惟賢第399頁,第4字
段注俗誤作𡙇。又通用闕。 从缶。夬聲。 段注各本作決省聲。今正。傾雪切。十五部。 白话解释缺,盛器被打破。字形采用“缶”作边旁,采用省略了“水”的“决”作声旁。 字形解说此字始見於篆文。字從缶、夬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大徐本《說文》作「決省聲」。字有破裂意。決,有斷意;玦,如環而缺。可見凡發夬聲多有缺、不完整的意思。「缺,器破也。」段注:「通用闕。」隸書字形稍變,訛從垂。楷書字形則承篆文而來。 缺字的相关索引
缺quē ㄑㄩㄝ 正文・未集中缶部共10画 康熙字典 正文 ・未集中 缶部 10画 木 U+7F3A 缺 缺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缶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57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945頁,第4字 標點整理本: 第908頁,第36字 音《廣韻》、《集韻》、《韻會》𡘋苦穴切,音闋。 例又,《史記・司馬相如傳》:貫列缺之倒景兮。〔註〕列缺,天閃也。 例又,《廣雅》:缺,去也。 音又,《廣韻》、《集韻》、《韻會》𡘋傾雪切──義同。 音又,《集韻》:犬橤切,音頍──卷幘也,結項中爲四綴,所以固冠者。 音又,《集韻》:窺絹切,音𩒩──義同。 注解〔缺〕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缶部。 〔缺〕字拼音是quē,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缶、夬,五行属木。 〔缺〕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缶( fǒu ),夬( guài )声。缶,瓦器。“夬”也有表意作用。水缺为“决”,玉缺为“玦”,器缺为“缺”,都有破损之意。本义是器具破损。 〔缺〕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uē] ⑴ 不够⑵ 残破⑶ 空额(指职位)⑷ 该到而未到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缺quē ㄑㄩㄝ 缶部共10画左右结构U+7F3ACJK 基本汉字 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缶部 10画 4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木 RMNW 86 、 TFBW 98 OUDK MAXG 85780 4972 4017 U+7F3A 3112525134 撇、横、横、竖、竖折/竖弯、竖、横折、横、撇、捺 短 、 余 、 欠 余 、 全 、 欠 缼 、 𡙇 、 𡚆 、 𥁍 、 𦈫 、 𩫠 缺字概述〔缺〕字拼音是quē,部首是缶,总笔画是10画。 〔缺〕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缶、夬”,五行属木。 〔缺〕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缶( fǒu ),夬( guài )声。缶,瓦器。“夬”也有表意作用。水缺为“决”,玉缺为“玦”,器缺为“缺”,都有破损之意。本义是器具破损。 〔缺〕字仓颉码是OUDK,五笔是RMNW86,TFBW98,四角号码是85780,郑码是MAXG,中文电码是4972,区位码是4017。 〔缺〕字的UNICODE是U+7F3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570,UTF-32:00007f3a,UTF-8:E7 BC BA。 〔缺〕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1935,属常用字。 〔缺〕字的近义词是短、余、欠,反义词是余、全、欠,异体字是缼、𡙇、𡚆、𥁍、𦈫、𩫠。 缺的笔顺Loading... 缺的意思缺quēㄑㄩㄝ基本解释①不够。~乏。~少。~憾。欠~。~漏。 ②残破。~点。~口。~陷。 ③空额(指职位)~额。补~。 ④该到而未到。~勤。~席。 详细解释形容词 ◎(形声。从缶( fǒu ),夬( guài )声。缶,瓦器。“夬”也有表意作用。水缺为“决”,玉缺为“玦”,器缺为“缺”,都有破损之意。本义:器具破损) 同本义。引申为缺漏而不完整imperfect; imcomplete。 缺,器破也。 —— 《说文》入休乎缺甃之崖。 —— 《庄子·秋水》周室既微,载籍残缺。 —— 《汉书·艺文志》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 《诗·豳风·破斧》 墙缺了一块;缺落(破损剥落);缺啮(折角,破损);缺坏(破缺损坏);缺触(残缺剥蚀);缺唇(又叫“缺嘴”,上唇缺损。一名兔唇);缺圮(残缺倒塌) 动词 1.短少;缺乏lack; be short of。 缺王道之仪。 ——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于此微缺然。 —— 清· 袁枚《祭妹文》 缺盐;缺油;缺员;缺这少那;缺人;缺月(月缺,不圆的月亮);缺势(缺后角的一种坐垫);这本书缺两页。 2.该到未到 be absent。如:人都到齐了,一个不缺。 名词 1.旧指官职的空额,后亦泛指一般职务的空额 vacancy。如:补缺;缺位(职位空缺);缺项(缺门) 2.空隙;缺口gap。 锋口为缺。 ——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缺呀(缺口开张貌) 3.亏缺deficiency。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宋· 苏轼《水调歌头》 缺月(不圆之月);缺蟾(缺月) 4.缺陷。引申为遗憾defect。 犹欲保残守缺。 —— 《文选·刘歆·移太常博士书》 缺事(工作上的缺失;感到缺憾的事);缺限(缺陷) 缺字的翻译
缺的国语辞典解释缺quēㄑㄩㄝ详细解释形 ◎残破的。 《淮南子•说林》:“为车者步行,陶者用缺盆。”唐•杜甫〈秋日夔州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缺篱将棘拒,倒石赖藤缠。” 名 1.缺口、空隙。 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2.过错、不完美的地方。 《书经•君牙》:“启祐我后人,咸以正,罔缺。” 缺失、完美无缺。 3.职务的空额。 《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弟已受职县令,今发来应天候缺。” 遗缺、肥缺、出缺、遇缺不补。 动 1.短少、不足。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是以马字缺画,而石建惧死。” 缺人、缺货。 2.衰微、衰弱。 《史记•卷一七•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厉、幽之后,王室缺,侯伯彊国兴焉,天子微,弗能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昔者夫子闵王道之缺,伤斯文之坠。” 3.应到而未到。 缺席、缺课、缺勤。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缺的两岸词典解释缺quēㄑㄩㄝ详细解释1.残破;残缺。 缺损、抱残守缺。 2.缺少;应该有而没有或不够。 缺货、缺衣少食、缺德。 3.不完善;不完美。 缺点、缺憾、缺陷。 4.该到位而没有到位。 缺课、缺勤、缺考、缺阵。 5.指官职或一般职务的空缺。 补缺、出缺、肥缺、实缺。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缺的字源字形
含缺字的成语抱残守缺 宁缺毋滥 花残月缺 月缺花残 完美无缺 缺月再圆 残缺不全 宁缺勿滥 缺吃少穿 缺衣少食 缺一不可 缺吃短穿 缺斤短两 短斤缺两 缺心少肺 金瓯无缺 完整无缺 少吃缺穿 缺心眼儿 少头缺尾 不可缺少 缺三短四 优差美缺 更多… 缺字组词缺开头的词语缺乏 缺少 缺陷 缺点 缺口 缺失 缺席 缺憾 缺一不可 缺德 缺欠 缺阵 缺额 缺货 缺斤短两 缺课 缺编 缺位 缺嘴 缺勤 缺心眼儿 缺漏 缺门 更多… 缺结尾的词语短缺 紧缺 不可或缺 欠缺 空缺 残缺 稀缺 奇缺 无缺 完美无缺 补缺 余缺 拾遗补缺 出缺 抱残守缺 肥缺 遗缺 暂缺 告缺 败缺 谤缺 保残守缺 剥缺 更多… 缺中间的词语宁缺毋滥 阿缺西 抱缺守残 裨补缺漏 不可缺少 残缺不全 残缺美 产品缺陷 断珪缺璧 短斤缺两 二缺青年 房子缺角 焊接缺欠 击缺唾壶 宁缺勿滥 破斧缺斨 少吃缺穿 少头缺尾 少衣缺食 守缺抱残 书缺简脱 书缺有间 跳空缺口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