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聽 | ||||||||||||||||||||||||||||||||||||||||||||||||||||||||||||
释义 | 聽tīng ㄊㄧㄥ 卷十二耳部共22画 说文解字 卷十二 耳部 22画 U+807D 聽 他定切 𦔽 聽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他定切頁碼第399頁,第6字續丁孫 聽聆也。从耳、㥁,𡈼聲。 附注段玉裁注:「耳㥁者,耳有所得也。」按:甲骨文、金文從耳從口,口表發聲,耳表聞聲,會意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三反切他寧反頁碼第959頁,第6行,第3字述 聆也。從悳,從耳,從𡈼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他定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2365頁,第3字許惟賢第1028頁,第3字 聆也。 段注凡目所及者云視。如視朝,視事是也。凡目不能徧而耳所及者云聽。如聽天下,聽事是也。 从耳𢛳。 段注會意。耳𢛳者,耳有所得也。 𡈼聲。 段注他定切。十一部。 字形解说甲骨文字形「聽」與「聖」同源,都以從人耳從口會意。其後以從耳口為聽字。金文字形或作從耳口,或加「生」為聲符。戰國文字形變為從耳?、?聲。篆文、隸書、楷書皆承戰國文字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聽字的相关索引
聽tīng ㄊㄧㄥ 正文・未集中耳部共22画 康熙字典 正文 ・未集中 耳部 22画 U+807D 聽 听 𦕢 聽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耳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16頁,第20字 同文書局本: 第970頁,第24字 標點整理本: 第936頁,第20字 古文: 𦕢 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他定切,音侹。 例又,《廣韻》:待也。 例又,受也。 例又,從也。 例又,斷也。 例又,任也。 例又,𠋫也。 音又,《唐韻》:他丁切;《集韻》、《韻會》:湯丁切;《正韻》:他經切,𡘋音㕔。 音又,《韻補》叶儻陽切,音堂。蘇轍〈讀道藏〉詩:昔者惠子死,莊子笑自傷;微言不復知,言之使誰聽。 注解〔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耳部。 〔聽〕字拼音是tī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耳、𡈼、𢛳。 〔聽〕字造字法是形聲。本字从耳德,壬( tìng )聲。从耳德,即耳有所得。本义是用耳朵感受聲音。 〔聽〕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īng] ⑴ 用耳朵接受聲音⑵ 順從,接受別人的意見⑶ 任憑,隨⑷ 治理;判斷⑸ 量詞,指馬口鐵密封成筒狀以貯藏食物、飲料等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聽tīng ㄊㄧㄥ 耳部共22画左右结构U+807D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听 耳部 22画 16画 左右结构 BGFN SGJWP CEAW 14131 无 U+807D 1221111121122522114544 横、竖、竖、横、横、横、横、横、竖、提、横、撇、竖、横折、竖、竖、横、横、点、斜钩、点、点 听 、 廳 、 聴 、 聼 、 𠯸 、 𦔻 、 𦔽 、 𦕘 、 𦕢 、 𦖆 、 𦗟 聽字概述〔聽〕字拼音是tīng,部首是耳,总笔画是22画。 〔聽〕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聴、王”或“耳、"𡈼"、"𢛳"”。 〔聽〕字造字法是形聲。本字从耳德,壬( tìng )聲。从耳德,即耳有所得。本义是用耳朵感受聲音。 〔聽〕字仓颉码是SGJWP,五笔是BGFN,四角号码是14131,郑码是CEAW。 〔聽〕字的UNICODE是U+807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893,UTF-32:0000807d,UTF-8:E8 81 BD。 〔聽〕字异体字是听、廳、聴、聼、𠯸、𦔻、𦔽、𦕘、𦕢、𦖆、𦗟。 聽的笔顺Loading... 聽的意思聽听tīngㄊㄧㄥ基本解释①用耳朵接受聲音。~力。~寫。~覺。聆~。洗耳恭~。 ②順從,接受別人的意見。言~計從。 ③任憑,隨。~任( rèn )。~憑。~之任之。 ④治理;判斷。~訟(審理案件)。~政。 ⑤量詞,指馬口鐵密封成筒狀以貯藏食物、飲料等。一~可口可樂。 详细解释動 1.形聲。本字从耳德,壬( tìng )聲。从耳德,即耳有所得,本義:用耳朵感受聲音。 2.同本義listen; hear。 聽,聆也。 —— 《說文》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 《書·泰誓中》無稽之言勿聽。 —— 《書·大禹謨》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 《禮記·大學》行人駐足聽。 —— 《玉臺新詠·古詩爲焦仲卿妻作》聽婦前致詞。 —— 唐· 杜甫《石壕吏》夜闌臥聽風吹雨。 —— 《資治通鑑·唐紀》聽取蛙聲一片。 —— 宋· 辛棄疾《西江月》 聽知(聽到);聽受(聆聽,用耳感受聲音);聽言(道聽途說,沒有根據的話);聽真(聽得真切);聽直(聽取曲直) 3.接受,聽信,接納heed; obey; have a receptive ear for。 不聽寡人。 —— 《戰國策·魏策》故聽之。 —— 《史記·項羽本紀》壹聽陵言。 —— 《漢書·李廣蘇建傳》開張聖聽。 —— 諸葛亮《出師表》 聽人(聽從別人的意見,任人支配。喻愚昧);聽用(聽從並予採用或任用);聽納(聽從採納;聽諫納善);聽能(聽從能者的意見);聽喚(聽從使喚) 4.治理,管理或執行事務 administer。 聽政(執政;處理政務);聽治(處理政事) 5.決斷;審理 [訴訟案件]serve as a judge。 聽決(聽斷,判決);聽治(處理政事) 6.等候;待 wait。 聽用(聽候任用);聽選(等候任命) 7.聽憑,任憑allow; let。 聽人穿鼻(讓人牽着鼻子走。比喻任人支配而無主見);聽其自便(聽憑人任意行動);聽勢(聽憑情勢的發展變化) 8.偵察reconnoiter。 請謂(爲)王聽東方之處。 —— 《戰國策》 名词 1.耳朵ear。 翏翏而爲窮苦愁怨之聲,不啻風泉之滿聽矣。 —— 清· 黃宗羲《金介山詩序》 2.馬口鐵罐tin。 聽裝午餐肉;聽裝咖啡。亦用作聽裝物品的量名。一聽香菸;一聽奶粉;聽裝(用聽包裝) 3.耳目,間諜detective; spy。 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國,則將有百里之聽。 —— 《荀子》 4.廳堂。古代官府辦公處,後作“廳”office。 病人或至數百,聽廊皆滿。 —— 《資治通鑑》大司馬府聽前有一老槐,甚扶疏。 —— 《世說新語·黜免》 聽字的翻译
聽的国语辞典解释全部tīng1tìng2 聽听1tīngㄊㄧㄥ详细解释动 1.用耳朵收受声音。 《论语•檀弓下》:“有妇人哭于墓者而衰,夫子式而听之。” 聆听、听音乐、倾听。 2.采信、取信。 《战国策•齐策一》:“士尉以证靖郭君,靖郭君不听,士尉辞而去。”《宋史•卷四四二•文苑传四•苏舜钦传》:“而大臣归咎于刑狱之滥 ,陛下听之,故肆赦天下以为禳救。” 听信。 3.等候、等待。 明•徐渭《雌木兰•第二出》:“念其劳役多年,令驰还乡,休息三月,仍听取用。” 4.顺从、服从。 《韩非子•五蠹》:“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 听从、言听计从。 名 1.耳闻的事情。 《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2.厅堂。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 3.量词。计算罐头食品的单位。为英语 tin的音译。 一听奶粉。 4.姓。如唐代有听姓。 聽听2tìngㄊㄧㄥˋ详细解释动 1.治理、处理。 《周礼•天官•小宰》:“以听官府之六计。” 垂帘听政。 2.裁决、裁断。 《论语•颜渊》:“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听狱。 3.任由、任凭。 《西游记•第九回》:“这江州有个金山寺、焦山寺,听你在那个寺里去。” 听其自然、悉听尊便、听天由命。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聽的两岸词典解释全部tīng1tìng2 聽听1tīngㄊㄧㄥ详细解释1.用耳朵接收声音。 听广播、洗耳恭听、听其言而观其行。 2.依从(命令、劝告等);接受(意见、教导等)。 言听计从、这个孩子很听话。 3.装食品的罐状或筒状容器。(英tin) 听装啤酒。 4.量词。用于计算罐装的食品。 两听奶粉、三听饮料。 5.姓。 聽听2tìngㄊㄧㄥˋ详细解释1.听凭;任凭。 听其发展、听其自便、听其自然、悉听尊便。 2.〈书〉处理(政事);审理(案件)。 听政、听狱讼。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聽的字源字形春秋 金文 春秋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关沮 秦 简 里耶 汉 简 张家山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唐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聽字的成语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洗耳谛听 耸动人听 听凭尊便 听篱察壁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