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义

ㄈㄨˋ

卷四肉部共13画
说文解字

卷四

肉部

13画

U+8179

方六切

𦞶

腹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下反切方六切頁碼130頁,第22

𦞶厚也。从𠕎𡕨聲。

卷别卷八反切方菊反頁碼337頁,第1行,第1

𦞶厚也。從肉复聲。

卷别卷四下反切方六切古音第三部頁碼678頁,第1許惟賢302頁,第3

𦞶厚也。

段注腹厚曡韵。此與髮拔也,尾微也一例。謂腹之取名。以其厚大。《釋名》曰:腹,複也。富也。文法同。《釋詁》、《毛傳》皆云:腹,厚也。則是引伸之義。謂凡厚者皆可偁腹。如《小雅》出入腹我,《月令》水澤腹堅是也。

从肉。𡕨聲。

段注方六切。三部。

腹从复聲,𡕨从畐省,訓厚為畐之借。

腹,厚实。字形采用“肉(月)”作边旁,采用“复”作声旁。

甲骨文右上像人挺個大肚子的樣子,左下像「复」。戰國文字左邊像「肉」,右邊像「复」。篆文從肉、复聲。從「肉」,指與人或動物有關;「复」表示音讀。隸書、楷書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58頁,第16字
2陳昌治本第344頁,第10字
3黃侃手批第269頁
4說文校箋第171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163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580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010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36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844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03頁,第17字
11標注說文第168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1312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4497頁【補遺】第16675頁
14通訓定聲第1173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344頁【崇文】第1373頁
16說文句讀第504頁
17章授筆記第179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四冊,第435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428頁,第2字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方六切,音福。
說文》本作腹,厚也。一曰身中。
爾雅・釋詁》:腹,厚也。
詩・小雅》:出入腹我。〔傳〕厚也。〔箋〕腹,懷抱也。
禮・月令》:孟冬之月,水澤腹堅。〔註〕腹,厚也。

又,《增韻》:肚也。
釋名》:腹,複也、富也,腸胃之屬,以自裹盛,復於外複之,其中多品似富者也。
易・說卦》:坤爲腹。〔疏〕坤能包藏含容,故爲腹也。

又,凡借以喻物。
詩・周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河圖》引蜀謠:汶阜之山,江出其腹。

又,遺腹。
前漢・昭帝紀》:泗水戴王有遺腹子煖。

又,腹疾。
左傳・宣十六年》:叔展曰:河魚腹疾柰何。

又,衣名。
釋名》:抱腹,上下有帶,抱裹其腹,上無襠者也。

又,姓。
戰國策》:腹擊爲室而鉅。〔註〕趙臣。

又,人名。
史記・燕世家》:燕王命相栗腹約歡趙。

又,《韻補》叶音必。
易林》:隂寒主疾,水離其室;民飢于食,不病心腹。

注解

名词

1.形声。从肉,复声。此为后起形声字,初文应即“畐”( fú )字,象人腹部之形。本义:肚子。

2.同本义abdomen; stomach; belly

腹,厚也。 —— 《说文》。按,脐上下两旁也。坤为腹。 —— 《易·说卦传》入于左腹。 —— 《易·明夷》腹者至阴之所居。 —— 《素问·评热病论》自脐以下曰水腹。 —— 《释名》腹饥不得食。 —— 晁错《论贵粟疏》

腹痛(肚子痛);腹肠(肚肠,肚子);腹围(腰带);腹如垂瓠(形容肚皮松瘪难看);腹便便(形容肚子肥满)

3.比喻中央部分 centre。如:腹城(内地的城);腹居郡(位于中心地区的郡县);腹腴(内地富饶之区);腹民(内地的居民)

4.内心heart

腹诽而心谤。 —— 《汉书·灌夫传》

腹诽(口里不说,心里不以为然);腹记(暗记在心);腹热(内心焦急);腹悲(心里暗悲);腹咏(内心歌咏);腹咒(心中咒骂)

形容词

thick。如:腹坚(谓冰结得既厚且坚)

动词

1.怀抱embrace

先妣出入操作必腹之。 —— 方苞《王处士墓表》

2.容纳contain

巴蛇腹象,足觌厥大。 —— 柳宗元《天对》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4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