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膾 | |||||||||||||||||||||||||||||||||||||||||||||||||||||||||
释义 | 膾kuài ㄎㄨㄞˋ 卷四肉部共17画 说文解字 卷四 肉部 17画 U+81BE 膾 古外切 脍 膾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四下反切古外切頁碼第133頁,第11字續丁孫 膾細切肉也。从𠕎會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八反切古最反頁碼第345頁,第2行,第2字述 細切肉也。從肉會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四下反切古外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703頁,第2字許惟賢第313頁,第6字 細切肉也。 段注所謂先藿葉切之,復報切之也。報者,俗語云急報。凡細切者必疾速下刀。《少儀》注云:報讀爲赴疾之赴。拔赴皆疾也。 从肉。會聲。 段注古外切。十五部。 白话解释脍,将要煮的生肉切成细条薄片。字形采用“肉(月)”作边旁,采用“会”作声旁。 膾字的相关索引
膾kuài ㄎㄨㄞˋ 正文・未集下肉部共19画 康熙字典 正文 ・未集下 肉部 19画 U+81BE 膾 脍 膾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82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996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962頁,第21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古外切,音儈。 例又,《博雅》:膾,割也。 例又,《廣韻》:魚膾。 例又,《韻會》:國名。堯欲伐宗膾。宗膾,小蕃國。 例《集韻》:或从魚。 注解〔膾〕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膾〕字拼音是kuà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會。 〔膾〕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kuài] ⑴ 細切的肉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膾kuài ㄎㄨㄞˋ 月部共17画左右结构U+81BE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脍 月部 17画 13画 左右结构 EWGJ BOMA QOLK 78266 无 U+81BE 35113412524312511 撇、横折钩、横、横、撇、捺、横、竖、横折、竖、点、撇、横、竖、横折、横、横 䭝 、 脍 、 鱠 、 𧸤 膾字概述〔膾〕字拼音是kuài,部首是月,总笔画是17画。 〔膾〕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月、會”或“"⺼"、會”。 〔膾〕字仓颉码是BOMA,五笔是EWGJ,四角号码是78266,郑码是QOLK。 〔膾〕字的UNICODE是U+81B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3214,UTF-32:000081be,UTF-8:E8 86 BE。 〔膾〕字异体字是䭝、脍、鱠、𧸤。 膾的笔顺Loading... 膾的意思膾脍kuàiㄎㄨㄞˋ基本解释◎細切的肉。~鯉。~炙人口(喻詩文或事物受人歡迎,被人傳誦)。 膾字的翻译
膾的国语辞典解释膾脍kuàiㄎㄨㄞˋ详细解释名 ◎切细的肉丝。 《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唐•韩愈〈与崔群书〉:“至于稻也,粱也,脍也,炙也,岂闻有不嗜者哉!” 动 ◎切割。 《诗经•小雅•六月》:“饮御诸友,炰鳖脍鲤。”《庄子•盗跖》:“盗跖乃方休卒徒大山之阳,脍人肝而𫗦之。”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膾的两岸词典解释膾脍kuàiㄎㄨㄞˋ详细解释1.切得细碎的鱼或肉。 脍不厌细、脍细如丝、脍炙人口。 2.切细(鱼、肉)。 飞刀脍鲤。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膾的字源字形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