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指洛阳。汉唐时以洛阳为东都,故称。
指 洛阳。汉•唐 时以 洛阳 为东都,故称。参见“东都”。
引唐•韩愈 《县斋有怀》诗:“求官去 东洛,犯雪过 西华。”钱仲联 集释引 王元启 曰:“公于 贞元 十六年冬及明年冬,自 洛 再往京师。”宋•唐庚 《有所叹》诗之一:“近逃臺鼎居 东洛,闻道衣冠满北军。”
东 [ dōng ] 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 如 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 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 如 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3. 请客出钱的人。 如 作东。 4. 姓。 [更多解释]
洛 [ luò ] 1. 〔~河〕水名,在中国陕西省。又叫北洛河。 2. 〔~水〕水名,源于中国陕西省洛南县,东流经河南省入黄河。古作“雒”。 [更多解释]
东洛的拼音是:dōng luò点击 图标播放东洛的发音。
东洛的意思是:指洛阳。汉唐时以洛阳为东都,故称。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