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苷 | ||||||||||||||||||||||||||||||||||||||||||||||||||||||||||||
释义 | 苷gān ㄍㄢ 卷一艸部共8画 说文解字 卷一 艸部 8画 U+82F7 苷 古三切 苷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一下反切古三切頁碼第18頁,第11字續丁孫 苷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反切鉤諳反頁碼第70頁,第5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按:《爾雅》「蘦大苦」注云:「即甘艸也。」蔓延生葉,似荷青黃,莖赤有節,枝枝相植,葉葉相當。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一下反切古三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102頁,第1字許惟賢第44頁,第4字
段注所謂藥中國老。安和七十二種石一千二百種艸者也。 从艸。甘聲。 段注此以形聲。包會意。古三切。八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錢一甘艸之正字。 苷字的相关索引
苷gān ㄍㄢ 正文・申集上艸部共11画 康熙字典 正文 ・申集上 艸部 11画 木 U+82F7 苷 苷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54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25頁,第7字 標點整理本: 第993頁,第7字 音《集韻》、《韻會》𡘋沽三切,音甘。 例《正字通》:草味甘,故名甘草。俗加艸,與通草作蓪、牛膝作䒜同。 注解〔苷〕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苷〕字拼音是gā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甘,五行属木。 〔苷〕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gān] ⑴ 甘草。⑵ 甙的别称。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苷gān ㄍㄢ 艹部共8画上下结构U+82F7CJK 基本汉字 二级汉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艹部 8画 5画 上下结构 形声字 木 AAFF 86 、 AFF 98 TTM EEB 44774 无 6053 U+82F7 12212211 横、竖、竖、横、竖、竖、横、横 苷字概述〔苷〕字拼音是gān,部首是艹,总笔画是8画。 〔苷〕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甘”,五行属木。 〔苷〕字仓颉码是TTM,五笔是AAFF86,AFF98,四角号码是44774,郑码是EEB,区位码是6053。 〔苷〕字的UNICODE是U+82F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3527,UTF-32:000082f7,UTF-8:E8 8B B7。 〔苷〕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3854。 苷的笔顺Loading... 苷的意思苷gānㄍㄢ基本解释①甘草。 ②甙的别称。 详细解释名词 1.甘草licorice。 苷,甘草也。从艸,从甘,会意。甘亦声。 —— 《说文》美丹,甘草也。 —— 《广雅》甘草主生肉之药。 —— 《淮南子·览冥》 2.即糖苷 glycoside。天然存在的或人工合成的糖缩醛衍生物(如花色苷、苦杏仁苷等);经水解作用(如酶或酸作用)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双糖、多糖也称糖苷。 苷字的翻译
苷的国语辞典解释苷gānㄍㄢ详细解释名 1.甘草。 《说文解字•艸部》:“苷,甘草也。” 2.参见“糖苷类”、“核苷”、“核苷酸”等条。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苷的两岸词典解释苷gānㄍㄢ详细解释1.甘草。 2.糖苷的简称。有机化合物的一类。是糖类中重要的衍生物,为糖分子与非糖分子的结合体。一般为白色结晶。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也存在于某些海洋动物中。也作“甙”、“配糖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苷的字源字形
苷字组词核苷 毛地黄苷 氰苷 糖苷 核苷酸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