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蕩 | ||||||||||||||||||||||||||||||||||||||||||||||||||||||||||||
释义 | 蕩dàng ㄉㄤˋ 卷十一水部共16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一 水部 16画 U+8569 蕩 徒朗切 荡 𣿴 蕩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徒朗切頁碼第361頁,第15字續丁孫 𣿴異體蕩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吞匡反頁碼第885頁,第4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按:《漢書》:「出蕩陰縣,東至内黃澤。」蕩音湯;𦳝音盪。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徒朗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2108頁,第1字許惟賢第921頁,第1字
段注河內郡蕩陰,二志同。蕩音湯。古音也。後人省艸。古有羑里城,西伯所拘也。今河南彰德府湯陰縣西南有故蕩陰城。《前志》蕩陰下曰:蕩水,東至內黃入黄澤。今本奪入黄二字。《水經》曰:蕩水,出河內蕩陰縣西山東。東北至內黄縣。入於黃澤。注云:蕩水合羑水,長沙溝。逕內黃城南。東注白溝。按內黄黄澤在今直𣜩內黃縣。《水道提綱》曰:衛河經湯陰縣東畍。湯河出湯陰縣西山中。東流經縣城北。東入衛河。則與古水道大異。 从水。𦳝聲。 段注徒朗切。十部。按古音吐郎切。假借爲浩蕩字。古音亦同。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水名。浩蕩當作羕,放蕩當作偒。 朱二浩蕩,《說文》作潒。放蕩,《說文》作𢠽。蕩滌,《說文》作蕩。蕩,水名。 錢一湯陰古作蕩陰,浩蕩=浩羕,或作洋,亦假借字。放蕩=放愓。 錢二浩蕩字當作羕【養】,水長之意。放蕩字當作愓(逖奉作偒)。 蕩字的相关索引
蕩dàng ㄉㄤˋ 正文・申集上艸部共18画 康熙字典 正文 ・申集上 艸部 18画 U+8569 蕩 荡 蕩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30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58頁,第42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28頁,第27字 音《唐韻》:徒朗切;《集韻》、《韻會》:待朗切,𡘋音盪──大也。 例又,《釋名》:蕩,排盪去穢垢也。 例又,《禮・月令》:仲冬諸生蕩。〔註〕蕩謂物動萌芽也。 例又,《書・畢命》:以蕩陵德。〔傳〕放蕩也。 例又,《書・盤庚》:今我民用,蕩析離居。〔註〕播蕩也。 例又,《詩・大雅》:蕩蕩上帝。〔傳〕蕩蕩,法度廢壞貌。 例又,姓。 音又,他浪切,音儻──義同。 音又,底朗切,音黨。 例又,《前漢・揚雄傳》:雄爲人𥳑易佚蕩。〔註〕佚蕩,緩也。 音又,他郎切,音湯──地名。 例又,水名。 音又,坦朗切──平易也。 注解〔蕩〕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蕩〕字拼音是dà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湯。 〔蕩〕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àng] ⑴ 见“荡”。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蕩dàng ㄉㄤˋ 艹部共16画上下结构U+8569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荡 艹部 16画 12画 上下结构 AIJR TEAH EVRO 44127 无 U+8569 122441251113533 竖、横、竖、横、点、点、提、竖、横折、横、横、横、撇、横折钩、撇、撇 偒 、 潒 、 簜 、 荡 、 蘯 、 𠎯 、 𣿘 蕩字概述〔蕩〕字拼音是dàng,部首是艹,总笔画是16画。 〔蕩〕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湯”。 〔蕩〕字仓颉码是TEAH,五笔是AIJR,四角号码是44127,郑码是EVRO。 〔蕩〕字的UNICODE是U+856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4153,UTF-32:00008569,UTF-8:E8 95 A9。 〔蕩〕字异体字是偒、潒、簜、荡、蘯、𠎯、𣿘。 蕩的笔顺Loading... 蕩的意思蕩荡dàngㄉㄤˋ基本解释◎见“荡”。 蕩字的翻译
蕩的国语辞典解释蕩荡dàngㄉㄤˋ详细解释动 1.摇动、摆动。 宋•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词:“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荡舟、荡桨。 2.动乱。 《吕氏春秋•孟冬纪•孟冬》:“无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物。”《荀子•劝学》:“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 3.闲逛。 游荡、一个人在街上荡来荡去。 4.清除、洗除、使殆尽。 《晋书•卷六二•刘琨传》:“是以居于王位,以答天下,庶以克复圣主,扫荡雠耻,岂可猥当隆极,此孤之至诚著于遐尔者也。”唐•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倾家荡产。 5.毁坏。 《国语•周语下》:“夫周,高山、广川、大薮也,故能生是良材,而幽王荡以为魁陵、粪土、沟渎,其有悛乎?” 形 1.放纵不受拘束。 《论语•阳货》:“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列子•杨朱》:“恣耳目之所娱,穷意虑之所为,熙熙然以至于死,此天民之逸荡者也。” 放荡、浪荡子。 2.平坦。 坦荡。 3.广大无边际。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豳,曰:『美哉!荡哉!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名 1.积水长草的浅水湖。 藕荡、鱼荡、芦花荡。 2.《诗经•大雅》的篇名。共八章。根据〈诗序〉:“荡,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厉王无道,荡荡无纲纪文章,故作是诗也。”指假文王语气,以彰殷人之恶,而明周人得国之正也。首章二句为:“荡荡上帝,下民之辟。”荡荡,伟大貌。辟,君也。下民之辟,为人民而立君主。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蕩的两岸词典解释蕩荡dàngㄉㄤˋ详细解释1.摇动;来回摆动。 荡舟、荡桨、晃荡。 2.洗涤;冲洗。 荡涤、涤瑕荡垢。 3.清除;弄光。 扫荡顽敌、倾家荡产。 4.闲著走来走去;闲逛。 闲荡、逛荡、东游西荡、在街上荡来荡去。 5.空阔;平坦。 浩浩荡荡、坦荡。 6.放浪;不检点。 荡妇、淫荡、放荡。 7.洼地;沼泽地。 水荡、芦花荡、荷花荡。 8.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蕩的字源字形
含蕩字的成语板荡识忠臣 春心荡漾 丧荡游魂 荡心悦目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