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螊 | |||||||||||||||||||||||||||||||||||||||||||||||||||||||||
释义 | 螊lián ㄌㄧㄢˊ 卷十三虫部共16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三 虫部 16画 U+878A 螊 力鹽切 𧍧 螊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力鹽切頁碼第444頁,第29字續丁孫 螊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力鹽切頁碼第1050頁,第1行,第3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力鹽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679頁,第2字許惟賢第1165頁,第5字
段注按自螊至蜦八篆爲一類。皆介蟲也。其外有㱿。螊其小者也。長寸而白,謂其㱿。可食,謂其中肉也。《本艸》所謂𧍧䗯似蛤而長扁。𧍧與螊音同。《玉篇》曰:螊,小蚌。可食。 从虫。兼聲。讀若嗛。 段注按嗛户監切。則當依《玉篇》胡緘切。古音當在七部。大徐,《廣韵》力鹽切。 螊字的相关索引
螊lián ㄌㄧㄢˊ 正文・申集中虫部共16画 康熙字典 正文 ・申集中 虫部 16画 U+878A 螊 螊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申集中 部首:虫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15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92頁,第37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66頁,第34字 音《唐韻》:力鹽切;《集韻》:離鹽切,𡘋音廉。 音又,《集韻》:胡讒切,音函──義同。 音又,虛咸切,音醶──同「𧍧」,蛤屬。 注解〔螊〕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螊〕字拼音是liá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虫、兼。 〔螊〕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ián] ⑴ 生长在海里的一种像蛤蜊的动物,肉可以吃:“或至海边,拘~、𧑅以资养。”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螊lián ㄌㄧㄢˊ 虫部共16画左右结构U+878A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虫部 16画 10画 左右结构 JUVO 86 、 JUVW 98 LITXC IUXK 58137 无 U+878A 2512144315112234 竖、横折、横、竖、横、点、点、撇、横、横折、横、横、竖、竖、撇、捺 蠊 、 𧍧 螊字概述〔螊〕字拼音是lián,部首是虫,总笔画是16画。 〔螊〕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虫、兼”。 〔螊〕字仓颉码是LITXC,五笔是JUVO86,JUVW98,四角号码是58137,郑码是IUXK。 〔螊〕字的UNICODE是U+878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4698,UTF-32:0000878a,UTF-8:E8 9E 8A。 〔螊〕字异体字是蠊、𧍧。 螊的意思螊liánㄌㄧㄢˊ基本解释◎生长在海里的一种像蛤蜊的动物,肉可以吃:“或至海边,拘~、𧑅以资养。” 螊的字源字形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