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觰 | |||||||||||||||||||||||||||||||||||||||||||||||||||||||||
释义 | 觰zhā ㄓㄚ 卷四角部共15画 说文解字 卷四 角部 15画 U+89F0 觰 陟加切 觰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四下反切陟加切頁碼第139頁,第1字續丁孫 觰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八反切陟茶反頁碼第357頁,第4行,第2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四下反切陟加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742頁,第1字許惟賢第330頁,第1字
段注逗。曡韵字。 獸也。 段注未聞。 从角。者聲。 段注陟加切。古音在五部。 一曰下大者。 段注謂角之下大者曰觰也。《廣雅・釋詁》曰觰大也,本此。 觰字的相关索引
觰zhā ㄓㄚ 正文・酉集上角部共16画 康熙字典 正文 ・酉集上 角部 16画 U+89F0 觰 觰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角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37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43頁,第4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18頁,第17字 音《唐韻》、《集韻》𡘋陟加切,音奓。 例又,《六書故》:角本大也。俗謂梎據爲觰拏,披張爲觰沙。 例又,《說文》:角上張也。 音又,《集韻》:展賈切,奓上聲──𧤐觰,牛角上張貌。 音又,陟嫁切,奓去聲──義同。 音又,《廣韻》:都賈切,音近打──牛角橫也。 例《玉篇》或作奓,《集韻》亦作𧤺、𧤌。 注解〔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角部。 〔觰〕字拼音是zhā,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角、者。 〔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ā] ⑴ 兽角的下端大。⑵ 〔~拏( ná )〕古书上说的一种兽名。⑶ 两角上端张开。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觰zhā ㄓㄚ 角部共15画左右结构U+89F0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角部 15画 9画 左右结构 QMFJ 86 、 QEFJ 98 NBJKA RLBM 24260 无 U+89F0 353511212132511 撇、横撇/横钩、撇、横折钩、横、横、竖、横、竖、横、撇、竖、横折、横、横 𧤌 、 𧤺 觰字概述〔觰〕字拼音是zhā,部首是角,总笔画是15画。 〔觰〕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角、者”。 〔觰〕字仓颉码是NBJKA,五笔是QMFJ86,QEFJ98,四角号码是24260,郑码是RLBM。 〔觰〕字的UNICODE是U+89F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5312,UTF-32:000089f0,UTF-8:E8 A7 B0。 〔觰〕字异体字是𧤌、𧤺。 觰的意思觰zhāㄓㄚ基本解释①兽角的下端大。 ②〔~拏( ná )〕古书上说的一种兽名。 ③两角上端张开。 觰的字源字形
觰字组词觰沙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