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觶 | ||||||||||||||||||||||||||||||||||||||||||||||||||||||||||||
释义 | 觶zhì ㄓˋ 卷四角部共19画 说文解字 卷四 角部 19画 U+89F6 觶 支義切 觯 𧣨 、 觗 觶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四下反切之義切頁碼第139頁,第10字續丁孫 觶
鉉注臣鉉等曰:當从戰省乃得聲。 𧣨
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八反切真避反頁碼第358頁,第4行,第2字述
鍇注臣鍇按:《禮》:「公罔之裘,揚觶虚觶也。」 反切………頁碼第358頁,第5行,第1字述
反切………頁碼第358頁,第5行,第2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四下反切支義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745頁,第2字許惟賢第331頁,第3字
段注鄉當作禮。《禮經》十七篇用觶者多矣。非獨鄉飮酒也。因下文一人洗舉觶之文見鄉飮酒篇。淺人乃改鄉字。觶鉉本作角。非。當同觚下作爵。 从角。單聲。 段注支義切。十六部。按鄭駁《異義》云:今禮角旁單。然則是今文禮作觶也。單聲而支義切。由古文本作觗。從氏聲。後遞變其形從辰,從單爲聲。而古音終不改也。 禮曰:一人洗舉觶。 段注鄉飮酒曰:一人洗升舉觶于賔。《鄉射禮》曰:一人洗舉觶于賔。《禮經》言觶多矣。略舉其一耳。 觶受四升。 段注《異義》云:今《韓詩》一升曰爵。盡也。足也。二升曰觚。觚,寡也。飮當寡少。三升曰觶。觶,適也。飮當自適也。四升曰角。角,觸也。不能自適。觸罪過也。五升曰散。散,訕也。飮不能自節。人所謗訕也。緫名曰爵。其實曰觴。觴者,餉也。觥,廓也。箸明之皃。君子有過。廓然箸明。非所以餉。不得名觴。古《周禮》說。爵一升。觚三升。獻以爵而酬以觚。一獻而三酬。則一豆矣。食一豆肉。飮一豆酒。中人之食。許愼謹案。《周禮》云一獻而三酬當一豆。若觚二升。不滿一豆矣。鄭駁之曰:《周禮》獻以爵而酬以觚。觚,寡也。觶字角旁箸友(誤字)。汝潁之閒。師讀所作。今禮角旁單。古書或作角旁氏。則與觚字相近。學者多閒觚。寡聞觶。寫此書亂之而作觚耳。又南郡太守馬季長說。一獻而三酬則一豆。豆當爲𣁬。與一爵三觶相應。按駁《異義》從《韓詩》說。觶受三升。謂《考工記》觚三升。觚爲觗誤。其注《考工記》同。其注禮《特牲》篇云:舊說爵一升。觚二升。觶三升。角四升。散五升。謂《韓詩》說也。《士冠禮》注亦云:爵三升曰觶。而許云觶受四升。葢從《周禮》不改字。觚受三升。則觶當受四升也。按馬季長說與一爵三觶相應。此觶字乃觚之誤。改觚爲觶始於鄭。馬不尒也。馬注《論語》云:爵一升。觚三升。
段注辰聲而讀支義切。此如古祗振多通用也。《考工記》疏引鄭駁《異義》云:觶字角旁友。汝潁之閒。師讀所作。今本皆如是。友字無理。葢辰之誤。《韵會》徑改友作支。云古作𧣄。於形聲合矣。而《玉篇》、《廣韵》、《集韵》、《類篇》,釋行均書皆有𧣨觗無𧣄。則不可信也。
段注此謂古文禮也。鄭駁《異義》云:今禮角旁單。古書或作角旁氏。然則古文禮作觗。或之云者,改竄之後不畫一也。《燕禮》。媵觚于公。鄭云:酬之禮皆用觶。言觚者,字之誤也。古者觶字或作角旁氏。由此誤耳。按上文主人北面盥坐取觚洗。注。古文觚皆爲觶。此亦謂古文作觗而誤。 觶字的相关索引
觶zhì ㄓˋ 正文・酉集上角部共19画 康熙字典 正文 ・酉集上 角部 19画 U+89F6 觶 觯 𧣄 觶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角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39頁,第1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45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19頁,第20字 古文: 𧣄 音《唐韻》:之義切;《集韻》、《韻會》、《正韻》:支義切,𡘋音寘。 音又,《正韻》:罰爵也。 音又,《廣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支而切,𡘋寘平聲──義同。 例《說文》或作𧣨觗。 注解〔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角部。 〔觶〕字拼音是zh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角、單。 〔觶〕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ì] ⑴ 古代酒器,青銅制,形似尊而小,或有蓋。盛行于中國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觶zhì ㄓˋ 角部共19画左右结构U+89F6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觯 角部 19画 12画 左右结构 QEKF NBRRJ RLKE 26256 无 U+89F6 3535112251251251112 撇、横撇/横钩、撇、横折钩、横、横、竖、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横、竖 觗 、 觯 、 𦨟 、 𧣄 、 𧣨 觶字概述〔觶〕字拼音是zhì,部首是角,总笔画是19画。 〔觶〕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角、單”。 〔觶〕字仓颉码是NBRRJ,五笔是QEKF,四角号码是26256,郑码是RLKE。 〔觶〕字的UNICODE是U+89F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5318,UTF-32:000089f6,UTF-8:E8 A7 B6。 〔觶〕字异体字是觗、觯、𦨟、𧣄、𧣨。 觶的意思觶觯zhìㄓˋ基本解释◎古代酒器,青銅制,形似尊而小,或有蓋。盛行于中國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 觶字的翻译
觶的国语辞典解释觶觯zhìㄓˋ详细解释名 ◎古代的一种饮酒器具。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有盖。 《礼记•礼器》:“尊者举觯,卑者举角。”南朝宋•鲍照〈拟古诗〉八首之五:“呼我升上席,陈觯发瓢壶。”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觶的两岸词典解释觶觯zhìㄓˋ详细解释◎〈书〉古代一种饮酒用的青铜器皿,圆腹、侈口、圈足,似尊而小,有盖。 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记‧礼器》)。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觶的字源字形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