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义

liàng ㄌㄧㄤˋ

卷三言部共15画
说文解字

卷三

言部

15画

U+8AD2

力讓切

諒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上反切力讓切頁碼69頁,第6

諒信也。从言京聲。

卷别卷五反切力狀反頁碼194頁,第3行,第1

諒信也。從言京聲。

卷别卷三上反切力讓切古音第十部頁碼356頁,第6許惟賢160頁,第7

諒信也。

段注《方言》。眾信曰,諒。《周南》、《召南》,衞之語也。經傳或假亮爲諒。

从言。京聲。

段注力讓切。十部。

谅,信号。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京”作声旁。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從言、京聲,篆文、隸書、楷書同。字從「言」為義符,表示與言語有關;從「京」為聲符,不兼義,依《說文》,「京」字本義為「人所為絕高丘也」,此義與「諒」無關,故不兼義。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37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194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158頁
4說文校箋第93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88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304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524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25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455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56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93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69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2897頁【補遺】第16423頁
14通訓定聲第3702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90頁【崇文】第757頁
16說文句讀第266頁
17古字詁林第二冊,第721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249頁,第4字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
正韻》:力仗切,𡘋良去聲。
說文》:信也。
詩・小雅》:諒不我知。〔鄭箋〕信也。〔朱傳〕誠也。
禮・內則》:請肄𥳑諒。〔註〕言語信實也。

又,小信也。
論語》:豈若匹夫匹婦之爲諒也。

又,揚子《方言》:愋諒,知也。
廣雅》:哲也。
玉篇》:相也、助也。
廣韻》:佐也。
正韻》:照察也。

又,蠻州名。
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有諒州。

又,姓。諒毅。見《戰國策》。諒輔。見《後漢・獨行傳》。

又,《集韻》或作亮。
爾雅・釋詁》:亮,信也。〔疏〕《方言》云:衆信曰諒。周南召南衞之語也。
詩・鄘風》:不諒人只。〔傳〕諒,信也。本亦作亮。

又,通作涼。
詩・大雅》:涼彼武王。〔傳〕涼,佐也。本亦作諒。

又,或作倞。
禮・郊特牲》:祊之爲言倞也。〔註〕倞,猶索也。或爲諒。

又,《集韻》、《類篇𡘋呂張切,音良──亦同「亮」,信也。

又,通作良。
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註〕子諒,朱子讀爲慈良。

注解

1.相信。

《诗经•鄘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喻世明言•卷一九•杨谦之客舫遇侠僧》:“虽然如此,却也谅得过这个和尚是个有信行的好汉,决无诳言之事。”

2.宽恕、体察。

宋•陈亮〈酌古论三•诸葛孔明下〉:“孔明距今且千载矣,未有能谅其心者。”

原谅、见谅、体谅。

信实、诚信。

《论语•季氏》:“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宋•王安石〈怀张唐公〉诗:“直谅多为世所排,有怀长向我前开。”

推想、料想之意。如:“谅必”、“谅可”。《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 :“你是书礼之家,谅无再醮之事。”

姓。如战国时赵国有谅毅。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4: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