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諭 | |||||||||||||||||||||||||||||||||||||||||||||||||||||||||
释义 | 諭yù ㄩˋ 卷三言部共16画 说文解字 卷三 言部 16画 U+8AED 諭 羊戍切 谕 諭 喻 、 喩 諭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三上反切羊戍切頁碼第69頁,第28字續丁孫 諭異體諭
附注嚴章福校議議:「《史記・朝鮮傳》索隱引作『曉也』。余謂大徐『告』字必非無本,疑『諭』下當作『告曉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五反切玄遇反頁碼第196頁,第2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曰:「及其未悟,告之使暁,若先諭之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三上反切羊戍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362頁,第2字許惟賢第162頁,第10字
段注凡曉諭人者,皆舉其所易明也。《周禮》掌交注曰:諭,告曉也。曉之曰諭。其人因言而曉亦曰諭。諭或作喻。 从言。俞聲。 段注羊戎切。四部。 諭字的相关索引
諭yù ㄩˋ 正文・酉集上言部共16画 康熙字典 正文 ・酉集上 言部 16画 U+8AED 諭 谕 諭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97頁,第9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71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45頁,第16字 音《唐韻》:羊戍切;《集韻》、《韻會》:兪戍切,𡘋音裕。 例又,《玉篇》:譬諭也。 例又,《廣雅》:諫也。 例又,官名。 例又,縣名。 音又,姓。 音又,《玉篇》:他口切,偸上聲──誘也。 例《集韻》或作喩。 注解〔諭〕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諭〕字拼音是yù,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俞。 〔諭〕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ù] ⑴ 见“谕”。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諭yù ㄩˋ 言部共16画左右结构U+8AED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谕 言部 16画 9画 左右结构 YWGJ YROMN SOQK 08621 无 U+8AED 4111251341251122 点、横、横、横、竖、横折、横、撇、捺、横、竖、横折钩、横、横、竖、竖钩 喻 、 谕 、 諭 諭字概述〔諭〕字拼音是yù,部首是言,总笔画是16画。 〔諭〕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言、俞”或“訁、俞”。 〔諭〕字仓颉码是YROMN,五笔是YWGJ,四角号码是08621,郑码是SOQK。 〔諭〕字的UNICODE是U+8AE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5565,UTF-32:00008aed,UTF-8:E8 AB AD。 〔諭〕字异体字是喻、谕、諭。 諭的笔顺Loading... 諭的意思諭谕yùㄩˋ基本解释◎见“谕”。 諭字的翻译
諭的国语辞典解释諭谕yùㄩˋ详细解释动 1.告知、晓喻。 《淮南子•泛论》:“教寡人以道者击鼓,谕寡人以义者击钟,告寡人以事者振铎。”《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美中兵。” 2.明白、了解。 《荀子•儒效》:“其言多当矣,而未谕也。” 3.表明。 《淮南子•主术》:“衰绖菅屦,辟踊哭泣,所以谕哀也。”唐•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政理书〉:“必劳申谕,乃得悦服。” 4.比喻、比拟。 《战国策•齐策四》:“请以市谕,市朝则满,夕则虚,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 名 1.上对下的命令告语。 《北史•卷二二•长孙嵩传》:“上遣平持节宣谕,令其和解。”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十出》:“若肯发一手谕,必能退却。” 圣谕。 2.姓。如汉代有谕瑮。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諭的两岸词典解释諭谕yùㄩˋ详细解释1.〈书〉告知;告诉。 告谕、晓谕、劝谕。 2.旧时指上对下的告语;特指皇帝的诏令。 谕旨、手谕、圣谕。 3.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諭的字源字形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