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譺 | |||||||||||||||||||||||||||||||||||||||||||||||||||||||||
释义 | 譺ài ㄞˋ 卷三言部共21画 说文解字 卷三 言部 21画 U+8B7A 譺 五介切 𧭐 譺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三上反切五介切頁碼第72頁,第38字續丁孫 譺異體𧭐 騃也。从言疑聲。 附注姚文田、嚴可均校議:「《一切經音義》卷十六引作『欺調也』。此作騃,疑校者輒改。卷三引《字林》『大調曰譺』即本《說文》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五反切五介反頁碼第206頁,第1行,第1字述 騃也。從言疑聲。 鍇注臣鍇曰:「言多礙也,今人作儗。」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三上反切五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384頁,第3字許惟賢第173頁,第5字 騃也。 段注騃,馬行仡仡也。此騃之本義也。《方言》。癡,騃也。騃吾駭反。此騃之別義也。《廣雅》。譺,調也。謂相嘲調。《通俗文》。大調曰譺。按大相嘲調者如癡騃然也。 从言。疑聲。 段注五介切。古音在一部。 譺字的相关索引
譺ài ㄞˋ 正文・酉集上言部共21画 康熙字典 正文 ・酉集上 言部 21画 U+8B7A 譺 譺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29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84頁,第32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59頁,第22字 音《廣韻》:五介切;《集韻》:牛戒切,𡘋音𢟰。 音又,《廣韻》:魚紀切;《集韻》:偶起切,𡘋音擬──議也、欺也、調也。 音又,《廣韻》、《集韻》𡘋魚記切,擬去聲──義同。 音又,《集韻》、《類篇》𡘋鄂力切,音觺。 注解〔譺〕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譺〕字拼音是à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疑。 〔譺〕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ài] ⑴ 说话不流畅。⑵ 欺骗;嘲弄。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譺ài ㄞˋ 言部共21画左右结构U+8B7A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言部 21画 14画 左右结构 YXTH YRPKO SRXI 07681 无 U+8B7A 411125135311345452134 点、横、横、横、竖、横折、横、撇、竖弯钩、撇、横、横、撇、点、横撇/横钩、点、横撇/横钩、竖、横、撇、捺 㘈 、 擬 、 𧭐 譺字概述〔譺〕字拼音是ài,部首是言,总笔画是21画。 〔譺〕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言、疑”或“訁、疑”。 〔譺〕字仓颉码是YRPKO,五笔是YXTH,四角号码是07681,郑码是SRXI。 〔譺〕字的UNICODE是U+8B7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5706,UTF-32:00008b7a,UTF-8:E8 AD BA。 〔譺〕字异体字是㘈、擬、𧭐。 譺的意思譺àiㄞˋ基本解释①说话不流畅。 ②欺骗;嘲弄。 譺的字源字形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譺字组词譺譺 譺譺 调譺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