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书〉毁谤。
毁谤。
引《孔丛子·诘墨》:“墨子 虽欲谤毁圣人,虚造妄言,柰此年世不相值何。”唐•元稹 《谢准朱书撰田弘正碑文状》:“自去年九月已后,横遭谤毁,无因再睹天颜。”胡适 《费经虞与费密》:“何为至 南宋 遂敢杜撰私议,而悉谤毁黜削之?”
以夸大不实的言论进行诋毁、中伤。也作「毁谤」。
引《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唐主探问得二将交怨,却密地将蜡书招诱重进反叛,无非是谤毁反间的言语。」
谤毁,读音bàng huǐ,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毁谤。
谤 [ bàng ] 1. 恶意攻击别人,说别人的坏话。 如 谤讥。谤讪。谤议。谤毁。诽谤。 2. 责备。 如 谤木(传说中舜设立的供人写谏言的木牌,后代仿效。亦称“华表木”)。“厉王虐,国人谤王”。 [更多解释]
毁 [ huǐ ] 1. 破坏损害。 如 毁灭。毁害。毁弃。销毁。 2. 烧掉。 如 烧毁。焚毁。 3. 把成件的旧东西改造成别的东西。 如 一张旧桌子毁成两个小凳子。 4. 诽谤,说别人的坏话。 如 毁谤。毁誉。诋毁。 [更多解释]
谤毁的拼音是:bàng huǐ点击 图标播放谤毁的发音。
谤毁的意思是:以夸大不实的言论进行诋毁、中伤。也作「毁谤」。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