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责怪,怪罪。
引元•吴昌龄 《东坡梦》第三折:“吾乃 庐山 松神是也。今有 佛印 禪师,密遣花间四友,前去 玉春堂 魔障 东坡 学士,恐上帝知道,必然责罪小圣。”《杨家将》第十回:“业 见众论纷纷,且 刘钧 屡来责罪,只得下令将军马一夕退回 应州 去了。”
责罪,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责怪,怪罪。
责 [ zé ] 1. 责任,分(fèn)内应做的事。 如 责任。尽责。负责。职责。专责。责无旁贷。 2. 要求。 如 责求。责令。责成。 3. 指摘过失。 如 求全责备。责怪。斥责。责罚。谴责。 4. 质问,诘(jié)问。 如 责问。责难。责让。 5. 旧指为了惩罚而打。 如 鞭责。杖责。 责 [ zhài ] 1. 同“债”。 [更多解释]
罪 [ zuì ] 1. 犯法的行为。 如 犯罪。罪人。认罪。有罪。罪恶。罪名。罪魁。罪行。罪证。罪责。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罪不容诛。 2.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 如 功罪。罪愆。罪尤(“尤”,过失,罪过)。归罪于人。 3. 刑罚。 如 判罪。畏罪。待罪。请罪。 4. 苦难,痛苦。 如 受罪。 [更多解释]
责罪的拼音是:zé zuì点击 图标播放责罪的发音。
责罪的意思是:责怪,怪罪。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