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蹇 | |||||||||||||||||||||||||||||||||||||||||||||||||||||||||
释义 | 蹇jiǎn ㄐㄧㄢˇ 卷二足部共17画 说文解字 卷二 足部 17画 U+8E47 蹇 九輦切 跛 蹇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二下反切九輦切頁碼第62頁,第7字續丁孫 蹇跛也。从足,𡫜省聲。 鉉注臣鉉等案:《易》:「王臣蹇蹇。」今俗作謇,非。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四反切機善反頁碼第177頁,第7行,第1字述 跛也。從足,寒省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二下反切九輦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332頁,第4字許惟賢第149頁,第7字 𤿑也。 段注《尣部》曰:𤿑,蹇也。是爲轉注。𤿑,曲脛也。易曰:蹇,難也。行難謂之蹇。言難亦謂之蹇。俗作謇。非。 从足。寒省聲。 段注九輦切。十四部。按各本𤿑作跛。又於蹇篆之上出跛篆。云行不正也,從足皮聲,一曰足排之,讀若彼。此後人不知跛卽𤿑之隷變而增之耳。今刪。《曲禮》。立毋跛。鄭云:跛,偏任也。此謂形體偏任一邊如𤿑者然。凡經傳多作跛。 蹇字的相关索引
蹇jiǎn ㄐㄧㄢˇ 正文・酉集中足部共17画 康熙字典 正文 ・酉集中 足部 17画 金 U+8E47 蹇 蹇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足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42頁,第2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30頁,第40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10頁,第23字 音《唐韻》:居偃切;《集韻》、《韻會》:紀偃切,𡘋音犍。 例又,《易・蹇卦》:蹇,難也,險在前也。〔又〕王臣蹇蹇。〔疏〕涉蹇難而往濟蹇,故曰王臣蹇蹇也。 例又,《左傳・哀六年》:彼皆偃蹇,將棄子命。〔註〕偃蹇,驕敖。屈原〈離騷〉:瑤臺之偃蹇兮。〔註〕高貌。〔又〕何瓊珮之偃蹇兮。〔註〕衆盛貌。又,〈九歌〉:靈偃蹇兮姣服。〔註〕舞貌。〔補註〕委曲貌。 例又,《史記・司馬相如傳》:蹇產溝瀆。〔註〕蹇產,屈折也。 例又,《管子・四時篇》:⽏蹇華絕芋。〔註〕蹇,拔也。 例又,屈原〈離騷〉:蹇將憺兮壽宮。〔註〕蹇,詞也。 例又,《博雅》:蹇,擾也。 例又,姓。 音又,《廣韻》:九輦切;《集韻》、《韻會》:九件切,𡘋搴上聲。又,《集韻》:巨偃切,音鍵──義𡘋同。 例又,與褰同。 例又,與謇同。屈原〈離騷〉:余固知謇謇之爲患兮。〔註〕謇謇,忠貞貌。易曰:王臣謇謇。〔補註〕今《易》作蹇蹇。先儒引經多如此,蓋古今本不同「耳」。 卷目:考證・酉集中 部首:足部 愛日堂藏本: 第695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71頁,第33字 《屈原・離騷》瑤臺之偃蹇兮。 謹照原文瑤上增望字。 注解〔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足部。 〔蹇〕字拼音是jiǎ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𡨄、足,五行属金。 〔蹇〕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足,寒省声。本义是跛足。 〔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iǎn] ⑴ 跛,行走困难⑵ 迟钝,不顺利⑶ 傲慢。⑷ 穷困。⑸ 驽马,亦指驴。⑹ 文言语助词⑺ 姓。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蹇jiǎn ㄐㄧㄢˇ 足部共17画上下结构U+8E47CJK 基本汉字 二级汉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足部 17画 10画 上下结构 会意字 金 PFJH 86 、 PAWH 98 JTCO WDOJ 30801 6456 6931 U+8E47 44511221342512134 点、点、横撇/横钩、横、横、竖、竖、横、撇、捺、竖、横折、横、竖、横、撇、捺 䮿 、 𨇥 蹇字概述〔蹇〕字拼音是jiǎn,部首是足,总笔画是17画。 〔蹇〕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𡨄"、足”,五行属金。 〔蹇〕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足,寒省声。本义是跛足。 〔蹇〕字仓颉码是JTCO,五笔是PFJH86,PAWH98,四角号码是30801,郑码是WDOJ,中文电码是6456,区位码是6931。 〔蹇〕字的UNICODE是U+8E4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6423,UTF-32:00008e47,UTF-8:E8 B9 87。 〔蹇〕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6298。 〔蹇〕字异体字是䮿、𨇥。 蹇的笔顺Loading... 蹇的意思蹇jiǎnㄐㄧㄢˇ基本解释①跛,行走困难。~足。~步。 ②迟钝,不顺利。~涩。~滞。~拙。~运。时乖命~。 ③傲慢。 ④穷困。 ⑤驽马,亦指驴。 ⑥文言语助词。~谁留兮中洲? ⑦姓。 详细解释形容词 1.形声。从足,寒省声。本义:跛足。 2.同本义lame。 蹇,跛也。 —— 《说文》蹇膝伸不屈、易蹇、往蹇来连。 —— 《素问·骨空论》驾蹇驴而无策兮。 —— 《楚辞·谬谏》郤克偻,而鲁使蹇。 —— 《史记·晋世家》策蹇驴,囊图书。 —— 马中锡《中山狼传》红装而蹇者。 —— 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蹇兔(不能急走的跛脚兔。比喻弱小者);蹇驴(走不快的羸弱之驴);蹇人上天(跛子登天。比喻不可能的事) 3.艰阻,不顺利hard; untoward。 蹇侘傺而含戚。 —— 《楚辞·九章·哀郢》 蹇拙(艰险;不走运);蹇蹇(艰难、不顺遂的样子);蹇剥(艰困,比喻时运不好);蹇步(行走艰难);蹇连(艰难的样子) 4.通“謇”。口吃 stutter。 蹇言 5.傲慢 proud。 偃蹇;骄蹇;蹇纵(傲慢放纵);蹇傲(高傲;傲慢) 6.正直的样子 upright。 蹇辞(忠正耿直之言);蹇蹇(忠正耿直的样子) 7.行动迟缓 slow。 蹇蹶(步履缓慢的样子);蹇缓(步履缓慢) 名词 1.劣马或跛驴jade or lame donkey。 策蹇赴前程。 —— 唐· 孟浩然《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 蹇味儿(驴子的别称;蠢驴);蹇驴一鸣,荒鸡三号(天亮时。比喻事情见了分晓);蹇驴(跛蹇驽弱的驴);蹇蹄(劣马);蹇瘠(瘦弱的驴马) 2.姓。 动词 ◎骑驴 ride a donkey 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蹇字的翻译
蹇的国语辞典解释蹇jiǎnㄐㄧㄢˇ详细解释形 1.跛脚、行动不便。 《史记•卷三九•晋世家》:“却克偻而鲁使蹇。”宋•陆游〈病中作〉诗:“身羸支枕久,足蹇下堂疏。” 2.困苦、艰难、不顺利。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况诗人多蹇,如陈子昂、杜甫,各授一拾遗,而迍剥至死。” 3.迟钝、不流利。 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言辞蹇吃,更甚扬雄。” 蹇涩、蹇滞。 4.傲慢。 《公羊传•襄公十九年》:“为其骄蹇,使其世子处乎诸侯之上也。” 名 1.体弱的坐骑。 《汉书•卷一○○•叙传上》:“是故驽蹇之乘,不骋千里之涂。”《聊斋志异•卷二•凤阳士人》:“士人絷蹇檐梧,乃即坐。” 2.《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艮(☶)下坎(☵)上。表处难时,应修身养德,以渡难关。 助 ◎发语词,无义。 《楚辞•屈原•九歌•湘君》:“蹇谁留兮中洲?”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蹇的两岸词典解释蹇jiǎnㄐㄧㄢˇ详细解释1.迟钝;不流畅。 蹇滞、文笔蹇涩。 2.〈书〉艰困;不顺利。 蹇穷、命蹇时乖。 3.〈书〉跛脚;瘸。 跛蹇、蹇足。 4.《易经》六十四卦之一。参见【六十四卦】。 5.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蹇的字源字形秦 简 放马滩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蹇字的成语命蹇时乖 时乖命蹇 蹇视高步 数奇命蹇 时乖运蹇 运蹇时乖 蹇谔之风 国步方蹇 运蹇时低 蹇人上天 蹇人升天 运乖时蹇 缘悭命蹇 往蹇来连 浮湛连蹇 磨铅策蹇 蹇之匪躬 蹇谔匪躬 蹇蹇匪躬 鞭驽策蹇 才高运蹇 驽蹇之乘 更多… 蹇字组词蹇开头的词语蹇碍 蹇傲 蹇薄 蹇剥 蹇躄 蹇跛 蹇步 蹇才 蹇策 蹇嵼 蹇产 蹇浐 蹇裳 蹇吃 蹇舛 蹇辞 蹇蹙 蹇羝 蹇钝 蹇顿 蹇咢 蹇愕 蹇鄂 更多… 蹇结尾的词语騃蹇 骜蹇 鞭驽策蹇 跛蹇 才高运蹇 策蹇 迟蹇 调蹇 浮湛连蹇 刚蹇 高蹇 乖蹇 诡蹇 孤蹇 国步方蹇 寒蹇 蹇蹇 艰蹇 骄蹇 憍蹇 羁蹇 跨蹇 困蹇 更多… 蹇中间的词语策蹇驴 蹇蹇匪躬 命蹇时乖 驽蹇之乘 侨终蹇谢 往蹇来连 运蹇时低 运蹇时乖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