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迎刃而判 |
释义 | yíngrènérpàn 迎刃而判
拼音: yíng rèn ér pàn 怎么读 注音: ㄧㄥˊ ㄖㄣˋ ㄦˊ ㄆㄢˋ 迎刃而判的意思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出处:《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例子:宋·朱熹《答何叔京书》其二十四:于此看得分明,则性情之分可见,而前日所疑,皆可~矣。 迎刃而判的详细解释【释义】犹“迎刃而解”。见“迎刃而解”条。 【典故】此处所列为“迎刃而解”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杜预是西晋时的著名大将,他的学识渊博,时人称为“杜武库”。据《晋书・卷三四・杜预列传》载:蜀汉灭亡之后,孙吴偏安江东。于是晋武帝派杜预为“镇南大将军”,统军攻打东吴。战事进展得很顺利,短短数日就攻占吴国许多城池,吴军都督孙歆等人被俘。杜预想要趁胜追击,但有官员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吴国立国已久,一下子很难攻下;而且南方正是雨季,容易河水泛滥,行军不易;加上天气炎热,疫病容易流行。不如暂停进攻,等到冬天再说。但杜预举出当年乐毅的济西之战为例,认为“我军现在士气旺盛,如果趁机伐吴,就像用刀劈开竹子一样,只要劈开前面几节,下面也会顺著刀势轻易地劈开了”。晋武帝接纳了杜预的建议,继续进攻吴国,果然节节顺利,很快地灭了吴国。后来“迎刃而解”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战事进展顺利。亦用来比喻事情很容易解决。 【书证】
迎刃而判成语接龙“判”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迎”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迎刃而判字义分解迎读音(yíng), 辵部,共7画 ①. 接。 如: 迎接。欢迎。迎宾。迎候。 ②. 面对着,冲着。 如: 迎面。迎风(a.对着风;b.随风)。迎刃而解(jiě)。 ③. 揣度别人心意而投其所好。 如: 逢迎。迎合。 查看详细解释 刃读音(rèn), 刀部,共3画 ①. 刀的锋利部分。 如: 刀刃儿。刃口。 ②. 刀。 如: 利刃。白刃。 ③. 用刀杀。 如: 与人刃我,宁自刃。手刃亲仇。 查看详细解释 而读音(ér), 而部,共6画 ①. 同“尔”,代词,你或你的。 如: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 连词(①表平列,如“多~杂”。②表相承,如“取~代之”。③表递进,如“~且”。④表转折,如“似是~非”。⑤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⑥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⑦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③. 表(从……到……)。 如: 从上而下。 查看详细解释 判读音(pàn), 刀部,共7画 ①. 区别,分辨,断定。 如: 判明。判辨。判据。判读(利用已知的视觉信息符号来判断新获得的视觉信息的含义)。判断。 ②. 分开,截然不同。 如: 判然。判若两人。判若鸿沟。 ③. 评定。 如: 裁判。谈判。判卷子。 ④. 司法机关对案件的裁决。 如: 判词。判决。判案。 ⑤. 古代官名。 如: 通判。判官(中国唐、宋两代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传说中借指阎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 查看详细解释 迎刃而判成语组词迎的成语刃的成语而的成语判的成语 迎刃而判相似的成语迎刃而解迎刃而理迎刃冰解迎刃立解迎刃以解迎难而上倒屣而迎刃迎缕解应刃而解侃侃而谈自然而然久而久之源源而来泛泛而谈夸夸而谈娓娓而谈侃侃而言悬悬而望款款而谈滚滚而来说说而已察察而明而今而后冁然而笑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