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還 | ||||||||||||||||||||||||||||||||||||||||||||||||||||||||||||
释义 | 還huán ㄏㄨㄢˊ hái ㄏㄞˊ 卷二辵部共16画 说文解字 卷二 辵部 16画 U+9084 還 戸關切 还 𨘣 還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二下反切戶關切頁碼第53頁,第22字續丁孫 𨘣異體還 復也。从辵瞏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四反切戶刪反頁碼第155頁,第1行,第2字述 復也。從辵睘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二下反切戸關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86頁,第3字許惟賢第128頁,第5字 復也。 段注《釋言》。還復返也。今人還繞字用環。古經傳衹用還字。 从辵。睘聲。 段注戶關切。十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環繞字。 錢一引申為環繞字,今用環字。 白话解释还,去了又回。字形采用“辵”作边旁,“瞏”作声旁。 字形解说甲骨文從彳、睘聲;金文從彳或辵、睘聲;戰國文字從辵、睘聲,篆文、隸書、楷書同。字從「彳」或「辵」為義符,表示與行動有關;從「睘」為聲符,不兼義,依《說文》,「睘」字本義為「目驚視也」,此義與「還」無關。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還字的相关索引
還huán ㄏㄨㄢˊ hái ㄏㄞˊ 正文・酉集下辵部共20画 康熙字典 正文 ・酉集下 辵部 20画 U+9084 還 还 還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辵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32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66頁,第2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50頁,第21字 音《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𡘋音環。 音又,《正韻》:退也、歸也。 例又,顧也。 例又,償也。老子《道德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還。 例又,大還,小還,日至之名。 例又,與環同。 音又,《廣韻》:似宣切;《集韻》、《韻會》:旬宣切,𡘋音旋──與旋同。 音又,《正韻》:轉也。 例又,便捷貌。 例又,速也、卽也。 音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胡慣切,音患──遶也、圍也。 注解〔還〕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辵部。 〔還〕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uán、hái,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辶、睘。 〔還〕字造字法是形聲。从辵( chuó,表示與行走有關),瞏( huán )聲。本义是返回。 〔還〕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huán] ⑴ 回到原處或恢復原狀⑵ 回報別人對自己的行動。~手。~擊。以眼~眼。以牙~牙。⑶ 償付⑷ 同「環」,環繞。⑸ 姓。㈡ [hái] ⑴ 依然,仍然⑵ 更加⑶ 再,又⑷ 尚,勉強過得去⑸ 尚且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還huán ㄏㄨㄢˊ hái ㄏㄞˊ 辶部共16画半包围结构U+9084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还 辶部 16画 13画 半包围结构 LGKP YWLV WLJR 36303 无 U+9084 2522112513234454 竖、横折、竖、竖、横、横、竖、横折、横、撇、竖提、撇、点、点、横折折撇、捺 瞏 、 还 、 𢕼 、 𨕔 、 𨖞 、 𨘣 還字概述〔還〕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uán、hái,部首是辶,总笔画是16画。 〔還〕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辶、睘”。 〔還〕字造字法是形聲。从辵( chuó,表示與行走有關),瞏( huán )聲。本义是返回。 〔還〕字仓颉码是YWLV,五笔是LGKP,四角号码是36303,郑码是WLJR。 〔還〕字的UNICODE是U+908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6996,UTF-32:00009084,UTF-8:E9 82 84。 〔還〕字异体字是瞏、还、𢕼、𨕔、𨖞、𨘣。 還的笔顺Loading... 還的意思全部huán1hái2 還还1huánㄏㄨㄢˊ基本解释①回到原處或恢復原狀。~鄉。~俗。衣錦~鄉。返老~童。 ②回報別人對自己的行動。~手。~擊。以眼~眼。以牙~牙。 ③償付。歸~。償~。~本。原物奉~。 ④同「環」,環繞。 ⑤姓。 详细解释動 1.形聲。从辵( chuó,表示與行走有關),瞏( huán )聲。本義:返回。 2.同本義come back; go back; return。 還,復也。 —— 《說文》還,返也。 —— 《爾雅·釋言》還而不入。 —— 《詩·小雅·何人斯》吾其還也。 —— 《左傳·僖公三十年》勢還不遠,可先爲起第。 —— 《資治通鑑》既罷,還內。還部白府君。(回到府裏報告太守。府君,太守。) —— 《玉臺新詠·古詩爲焦仲卿妻作》送兒還故鄉。 —— 《樂府詩集·木蘭詩》便要還家。 —— 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復還終業。 —— 《後漢書·列女傳》自南海還。 —— 清· 彭端淑《爲學一首示子侄》 還首(自動回來請罪);還雲(飄回的雲朵;指回信);還函(回信);還轉(迴轉,返回);還復(返回) 3.回頭;回顧turn around; turn round。 羽還叱之。 —— 《漢書·項籍傳》視無還。 —— 《國語·周語》 還顧(回顧;回頭看);還睇(回頭看);還視(回頭看) 4.通「環」。環繞surround。 左還授師。 —— 《禮記·內則》還辟再拜稽首。 —— 《禮記·曲禮》將還玩吳國於股掌之上。 —— 《國語·吳語》。注:「還,轉也。」引車右還。 —— 《楚辭·招魂》道還公宮。 —— 《左傳·哀公三年》諸侯之師,還鄭而來。 —— 《左傳·襄公十年》還廬樹桑,菜茹有畦。 —— 《漢書·食貨志上》三人還射。 —— 《史記·李將軍傳》還柱而走。 —— 《戰國策·燕策》方還柱走。以地還之也。 —— 《公羊傳·莊公十年》水潦所還,埒丘。 —— 《爾雅·釋丘》 還繞(環繞);還會(交互纏繞的樣子);還旋(環繞) 5.恢復;還原recover; restore。 吏以過誤罷者還其職。 —— 《明史·太祖本紀》 還惺(歇息一會而恢復精力);還質(恢復麗質);還睦(恢復和睦);還童(恢復青春);還級(恢復到原等級) 6.來,到來come; arrive。 舜禹還至,王業還起。 —— 《荀子·王霸》 春還(春天到來;春天來了);時還(時來運轉) 7.交還;歸還give back; return。 當奉還土地民人。 —— 《三國志·吳主傳》還矢先王。 —— 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率奪還之。 —— 《明史》 還璧(歸還玉璧;歸還原物或辭謝饋贈之物);還珠(物歸原地與原主);還歸(歸還) 8.償還;交付give sth. in return; repay。 割慈忍愛還租庸。 —— 杜甫《歲晏行》 還付(歸還交付);還償(償還);還款(歸還所欠的債款或償付所欠的貸款);還直(償還價值) 9.回報;回擊 repay; fight back。 還報(還手,報復;報應;報答);還兵(用兵器還擊);還罵(捱罵者回罵對方) 10.後退draw back; fall back。 主人答拜還。 —— 《儀禮·鄉飲酒禮》 還走(返身後退而走);還流(迴流;迴旋或倒流之水) 11.罷歇;止息 pause; stop。 雨還(雨止);流弊不還(流弊不止息) 12.包;保證 guarantee。 還你名實兼收(包你名利雙收);還有雨下(保證有雨下) 13.通「營」。 14.經營;謀畫administer; manage; plan; scheme。 內則大夫自還而不盡忠,外則諸侯連朋合輿。 —— 《管子·山至數》 還秩(謀求私利);還私(謀私) 15.惑亂in disorder。 國多私,比周還主黨與施。 —— 《荀子·成相》周環中規,折還中矩。 —— 《禮記·玉藻》 還主(惑亂君主) 副词 1.仍然;重複still; yet; again。 子孫日以長,世世還復然。 —— 柳宗元《田家》 2.反而on the contrary; instead; but。 譬畫虎不成,還爲狗者也。 —— 《三國志·陳思王植傳》裴松之注引《典略》 3.通「旋( xuán )」。迅速fast; swift。 法立而還廢之,令出而後反之。 —— 《管子·任法》食駿馬之肉,而不還飲酒,餘恐其傷女也。 —— 《呂氏春秋·愛士》鬼魅不能自還兮,半長途而下顛。 —— 《漢書·揚雄傳上》 4.另見 hái。 還还2háiㄏㄞˊ基本解释①依然,仍然。這本書~沒有看完。 ②更加。今天比昨天~冷。 ③再,又。鍛鍊身體,~要注意休息。 ④尚,勉強過得去。身體~好。 ⑤尚且。他~搬不動,何況我呢? 详细解释副词 1.——表示某些語氣,有時兼有連接前後分句的作用。「還」表示的語氣大體上可以分成平、揚、抑三類。 2.表示平的語氣,不含輕重抑揚的意思。 3.表示行爲動作或狀況不變,跟「仍舊、依然」相當still; yet。 白頭還戍邊。 —— 唐· 杜甫《兵車行》取酒還獨傾。 —— 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還在原位;我的腳還痛 4.跟「雖然、儘管」等連用,表示行爲狀況不因別的條件改變而改變。如:雖然已經宣佈散會,人們還在繼續爭論(表示行爲重複,有「重新、再」的意思。如:京劇團明天還演一場) 5.表示揚的語氣,把事情往大里、高裏、重裏說。 6.更加 even more。 二勇比他哥哥大勇還壯 7.表示項目、數量增加,範圍擴大 as well。 除了他們三個以外,小組裏還有我 8.不但(不僅,不光)…還… also。 小夥子不僅會開拖拉機,還會修理電器 9.表示抑的語氣,把事情往小裏、低裏、輕裏說。 10.表示勉強過得去 fairly。 這根繩子還較結實;還算不錯,電話最後打通了 11.表示數量小,時間不到,等等 still。 人還太少,編不成隊 12.還…就… only。 還不過五點鐘,他就已經起牀了 13.還+沒(不到)…就… yet。 我還沒說話,他就說知道了 14.尚且 even。 小車還通不過,更別提大車了 15.表示感情爲主,意思有的可以用前面三項來解釋,但那是次要的。 16.表示超出預料,有讚歎的語氣 notwithstanding。 下這麼大雨,沒想到你還真準時到了 17.表示應該怎樣而不怎樣,名不副實,有責備或譏諷的語氣 unworth of。 虧你還是大哥哥呢,也不讓着點妹妹! 18.用於反問 why。 都十二點了,你還說早! 19.另見 huán。 還字的翻译
還的国语辞典解释全部huán1hái2xuán3 還还1huánㄏㄨㄢˊ详细解释动 1.返回、回来。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还乡、生还、往还。 2.恢复、回复。 还俗、还原、还他本来面目。 3.交回、归还。 还书、交还、还政、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4.回报、报复。 还礼、还击、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5.偿付。 唐•杜甫〈岁晏行〉:“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还债、他不还我钱。 6.以来。 唐•李华〈吊古战场文〉:“秦汉而还,多事四夷。” 7.围绕。 《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还庐树桑,菜茹有畦。” 名 ◎姓。如春秋时宋国有还无社。 還还2háiㄏㄞˊ详细解释副 1.仍旧、依然。 宋•欧阳修〈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词:“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还是老样子。、还是那么年轻漂亮。 2.犹、尚。 唐•杜牧〈赠别〉诗二首之二:“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宋•陈与义〈中牟道中〉诗:“雨意欲成还未成,归云却作伴人行。” 时间还早。、还有事吗? 3.反而、却。 唐•白居易〈哭皇甫七郎中〉诗:“不得人间寿,还留身后名。”《西游记•第八回》:“桥下河里虽结满了冰,还有水声从那冰下潺潺的流。” 4.已、已经。 唐•杜荀鹤〈下第东归将及故园有作〉诗:“上国献诗还不遇,故园经乱又空归。”《董西厢•卷五》:“我眼巴巴的盼今宵,还二更左右不来到。” 5.更,表示程度。 五代十国南唐•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词:“剪不断,理还乱。”《红楼梦•第五○回》:“他竟比盖这园子还费工夫了。” 今天比昨天还热。 6.再,表示继续、重复。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病好了,还得休息才行。 7.居然、竟然。 还真有你的!、你还真有办法。 连 1.或者,表示有选择。 你要吃饭,还是要吃面?、这是一还是二? 2.且、又,表示皆有。 唐•韦庄〈女冠子•昨夜夜半〉词:“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 還还3xuánㄒㄩㄢˊ详细解释动 ◎旋转。 《庄子•庚桑楚》:“夫寻常之沟,巨鱼无所还其体。”《文选•曹植•美女篇》:“罗衣何飘飖,轻裾随风还。” 形 ◎轻巧便捷。 《诗经•齐风•还》:“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兮。” 副 ◎随即、立刻。 《礼记•檀弓下》:“还葬而无椁。”唐•王维〈观猎〉诗:“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名 ◎《诗经•齐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还〉,刺荒也。”或亦指为称美猎者之诗。首章二句为:“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闲兮。”还,音旋,便捷之貌。遭,遇也。峱,山名,在大陆地区临淄南。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還的两岸词典解释全部huán1hái2 還还1huánㄏㄨㄢˊ详细解释1.返回;恢复(原状)。 衣锦还乡、返老还童、还原。 2.归还;偿还(与“借”相对)。 交还、退还、还债、借东西要还。 3.回报;回应。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还嘴、还价。 4.姓。 還还2háiㄏㄞˊ详细解释1.表示动作继续进行或状态保持不变,相当于“仍然”。 都凌晨两点了,他还在读书、爷爷身体还是那么硬朗。 2.表示在数量、范围等方面增加或扩充,相当于“又”。 这家茶馆能喝茶,还能听戏,真不错。 3.常与“比”搭配使用,表示被比较事物的性状、程度有差别,相当于“更加”。 他工资比我还高,能没钱吗、这孩子个子不高,可胆子比天还大、他的年纪比你还小,能胜任这工作吗?。 4.用在形容词前,表示勉强可以的意思。 这次旅行还顺利、这人还老实,可以交往。 5.用在前一分句里作为陪衬,后一分句作出推论,相当于“尚且”、“都”。 他还不会做呢,甭说你了、这么大的石头,大人还举不起来,何况孩子呢!。 6.常与“真”、“居然”、“没想到”等词语搭配使用,表示出乎预料。 没想到你还真行,居然把事办妥了、还大学生呢,居然连起码的礼貌都不懂。 7.常与“在”连用,表示是在追述过去。 还在大学读书时,他就发表了专业论文。 8.用在后一分句中,常与前一分句的“不但”、“不仅”相呼应,表示递进关系。 不但要学习好,还要身体好,工作好。 9.表示限制在某种范围之内,相当于“僅”、“只”。 还有十分钟就下课了。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還的字源字形西周 甲骨文 西周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楚〔战国〕 简 曾侯乙墓 楚〔战国〕 简 天星观 楚〔战国〕 简 郭店 秦 简 睡虎地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還字的成语还以颜色 得匣还珠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