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奸诈的官吏。
引《管子·明法》:“是以忠臣死於非罪,而邪臣起於非功。”汉•陆贾 《新语·辅政》:“邪臣好为诈伪,自媚饰非,而不能为公方,藏其端巧,逃其事功。”宋•曾巩 《<陈书目录>序》:“惑於邪臣,溺於嬖妾,忘患纵欲,则其终之所以亡。”清•蒋恭棐 《景州董子故里》诗:“邪臣怀妬嫉,譎计何从攄。”
奸佞之臣。
引汉·陆贾《新语·辅政》:「邪臣好为诈伪,自媚饰非,而不能为公方。」《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上》:「天戒若曰,邪臣往来,为奸谗于汉,绝亡之道也。」
邪臣是汉语词汇,拼音xié chén,是指奸诈的官吏。
邪 [ xié ] 1. 不正当,不正派。 如 邪恶(è)。邪念。邪说。 2. 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 如 寒邪。风邪。 3. 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 如 中(zhòng)邪。 4. 妖异怪诞。 如 邪魔。邪术。 5. 同“斜”。 邪 [ yé ] 1. 同“耶”,疑问词。 [更多解释]
臣 [ chén ] 1.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 如 臣僚。臣子。臣服。君臣。 2.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 如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3. 古人谦称自己。 4. 古代指男性奴隶。 如 臣仆。臣虏。 [更多解释]
邪臣的拼音是:xié chén点击 图标播放邪臣的发音。
邪臣的意思是:奸佞之臣。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