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郊谓大祀,祀为群祀。
《郊祀歌》的省称。
引《汉书·郊祀志下》:“帝王之事莫大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於郊祀……祭天於南郊,就阳之义也;瘞地於北郊,即阴之象也。”南朝•梁 江淹 《杂体诗·效鲍照<戎行>》:“孟冬郊祀月,杀气起严霜。”宋•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条例》:“至遇军国郊祀之大费,则遣使铲刷,殆无餘藏。”清•毛奇龄 《诏观西洋国所进狮子因获遍阅虎圈诸兽敬制长句纪事和高阳相公》:“从此郊祀播乐章,射乌格鹿非寻常。”
引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诗》:“汉 世乐府,《七略》録为歌诗,上自郊祀,下讫里巷歈趣,皆见罔罗。”
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礼。
引《左传·襄公七年》:「夫郊祀后稷,以祈农事也。」《文选·扬雄·甘泉赋》:「上方郊祀甘泉泰畤、汾阴后土,以求继嗣。」
郊祀祭天是中国古代君王举行祭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年中某些重要的时日,君王带领三公九卿等诸大臣依据礼法于国都郊外祭祀上天,感恩上苍,为百姓和国家祈福的一种祭祀活动。
郊 [ jiāo ] 1. 城外。 如 郊区。郊外。郊游。郊野。荒郊。 [更多解释]
祀 [ sì ] 1. 祭。 如 祭祀。祀天。祀祖。 2. 中国殷代指年。 如 十有三祀。 [更多解释]
郊祀的拼音是:jiāo sì点击 图标播放郊祀的发音。
郊祀的意思是: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礼。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