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鄔 | |||||||||||||||||||||||||||||||||||||||||||||||||||||||||
释义 | 鄔wū ㄨ 卷六邑部共12画 说文解字 卷六 邑部 12画 U+9114 鄔 安古切 邬 鄔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六下反切安古切頁碼第208頁,第27字續丁孫 鄔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二反切烏古反頁碼第535頁,第4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曰:「今太原鄔縣。」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六下反切安古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156頁,第1字許惟賢第509頁,第2字
段注二志同。《前志》曰:晉大夫司馬彌牟邑。按彌牟爲鄔大夫。見昭二十八年《左傳》。前此有鄔臧。以邑爲氏。戴先生曰:今山西汾州府介休縣縣東三十五里有故鄔城,漢縣也。其北魏之鄔城,在今介休縣東四十五里。俗譌武城。 从邑。烏聲。 段注安古切。五部。按據許字從烏。以烏爲聲甚明。此所以《字林》乙袪反。郭樸《三蒼解詁》音瘀,於庶反。闞駰音厭飫之飫,重言之也。陸氏《左傳音義》乃云太原縣字,從焉作鄢。誤甚。且云舊音烏戸反非。當從於庶反。夫於庶與烏戸,亦南朝魚虞斂侈之辨耳。安有是非也。 鄔字的相关索引
鄔wū ㄨ 正文・酉集下邑部共17画 康熙字典 正文 ・酉集下 邑部 17画 U+9114 鄔 邬 鄔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53頁,第1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75頁,第28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62頁,第9字 音《唐韻》、《正韻》:安古切;《集韻》、《韻會》:於五切,𡘋音隖──縣名。 例又,晉地。 音又,《廣韻》:哀都切;《集韻》:汪胡切,𡘋音烏。又,《廣韻》:依倨切;《集韻》:依據切,𡘋音飫──義𡘋同。 卷目:考證・酉集下 部首:邑部 愛日堂藏本: 第751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74頁,第33字 《左傳・隱十一年》王取鄔劉蔿䢴之田于鄭。 謹照原文䢴改邘。 注解〔鄔〕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鄔〕字拼音是w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烏、⻏。 〔鄔〕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wū] ⑴ 见“邬”。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鄔wū ㄨ 阝部共12画左右结构U+9114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邬 阝部 12画 10画 左右结构 WNGB 86 、 QOBH 98 HFNL RZAY 27327 无 U+9114 325115444452 撇、竖、横折、横、横、横折钩、点、点、点、点、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邬 、 𣃶 鄔字概述〔鄔〕字拼音是wū,部首是阝,总笔画是12画。 〔鄔〕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烏、阝”或“烏、"⻏"”。 〔鄔〕字仓颉码是HFNL,五笔是WNGB86,QOBH98,四角号码是27327,郑码是RZAY。 〔鄔〕字的UNICODE是U+911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140,UTF-32:00009114,UTF-8:E9 84 94。 〔鄔〕字异体字是邬、𣃶。 鄔的意思鄔邬wūㄨ基本解释◎见“邬”。 鄔字的翻译
鄔的国语辞典解释鄔邬wūㄨ详细解释名 1.地名:(1) 春秋时郑国邑地。故址约在今河南省偃师县西南。(2) 春秋时晋地。故址约在今山西省介休县境。 2.姓。如明代有邬良佐。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鄔的两岸词典解释鄔邬wūㄨ详细解释1.用于地名: 2.(1)邬桥,地名,在上海。 3.(2)邬阳,地名,在湖北。 4.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鄔的字源字形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