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鄧 | |||||||||||||||||||||||||||||||||||||||||||||||||||||||||
释义 | 鄧dèng ㄉㄥˋ 卷六邑部共14画 说文解字 卷六 邑部 14画 U+9127 鄧 徒亙切 邓 鄧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六下反切徒亘切頁碼第209頁,第18字續丁孫 鄧曼姓之國。今屬南陽。从邑登聲。 附注按:金文或不從邑。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二反切徙亘反頁碼第537頁,第5行,第1字述 曼姓之國,今屬南陽也。從邑登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六下反切徒亙切古音第六部頁碼第1166頁,第1字許惟賢第513頁,第2字 曼姓之國。 段注《左傳》。楚武王夫人曰鄧曼。則知鄧國曼姓也。《前志》曰:鄧縣故國。 今屬南陽。 段注南陽郡鄧,二志周。今河南南陽府鄧州是其地。 从邑。登聲。 段注徒亙切。六部。 白话解释邓,春秋时曼姓的诸侯国。现在(汉代)地属南阳郡。字形采用“邑”作边旁,采用“登”作声旁。 鄧字的相关索引
鄧dèng ㄉㄥˋ 正文・酉集下邑部共19画 康熙字典 正文 ・酉集下 邑部 19画 U+9127 鄧 邓 鄧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57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77頁,第1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63頁,第23字 音《唐韻》:徒亘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亘切,𡘋音蹬。 例又,魯地。 例又,蔡地。 例又,州名。本秦南陽郡,隋置南陽縣,改鄧州。 例又,姓。 卷目:考證・酉集下 部首:邑部 愛日堂藏本: 第753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74頁,第38字 《春秋・桓十年》鄧侯離吾來朝。 謹照原文十年改七年。離吾改吾離。 注解〔鄧〕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鄧〕字拼音是dè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登、⻏。 〔鄧〕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èng] ⑴ 见“邓”。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鄧dèng ㄉㄥˋ 阝部共14画左右结构U+9127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邓 阝部 14画 12画 左右结构 WGKB NTNL XSUY 17127 无 U+9127 54334125143152 横撇/横钩、点、撇、撇、点、横、竖、横折、横、点、撇、提、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邓 、 𠨏 鄧字概述〔鄧〕字拼音是dèng,部首是阝,总笔画是14画。 〔鄧〕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登、阝”或“登、"⻏"”。 〔鄧〕字仓颉码是NTNL,五笔是WGKB,四角号码是17127,郑码是XSUY。 〔鄧〕字的UNICODE是U+912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159,UTF-32:00009127,UTF-8:E9 84 A7。 〔鄧〕字异体字是邓、𠨏。 鄧的笔顺Loading... 鄧的意思鄧邓dèngㄉㄥˋ基本解释◎见“邓”。 鄧字的翻译
鄧的国语辞典解释鄧邓dèngㄉㄥˋ详细解释名 1.国名。曼姓。周时所建。故址在今大陆地区河南省邓县,后为楚所灭。 《说文解字•邑部》:“邓,曼姓之国,今属南阳。” 2.地名:(1) 春秋时鲁地,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汶河以南,运河以北一带。《左传•隐公十年》:“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癸丑,盟于邓,为师期。”晋•杜预•注:“邓,鲁地。”(2) 春秋时蔡地,约在今大陆地区河南省郾城县东南。(3) 战国时魏邑,约在今大陆地区河南省孟县西南。《史记•卷五•秦本纪》:“(昭襄王)十六年,左更错取轵及邓。”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故邓城在怀州河阳县西三十一里,并六国时魏邑也。” 3.姓。如三国时魏国有邓艾,清代有邓廷桢。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鄧的两岸词典解释鄧邓dèngㄉㄥˋ详细解释1.国名。西周分封的诸侯之一。约位于今河南邓县,后被楚所灭。 2.地名: 3.(1)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汶河以南,运河以北一带。 4.(2)春秋时蔡地,在今河南郾(丨ㄢˇ yǎn)城东南。 5.(3)战国时魏邑,在今河南孟县西南。 6.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鄧的字源字形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