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传说丰山有九口钟,霜降而鸣。
传说 丰山 有九口钟,霜降而鸣。
引《山海经·中山经》:“﹝ 丰山 ﹞有九鐘焉,是知霜鸣。”郭璞 注:“霜降则鐘鸣,故言知也。”汉•王褒 《九日从驾》诗:“律改三秋节,气应九鐘霜。”晋•郭璞 《九钟》诗:“九鐘将鸣,凌霜乃落,气之相应,触感而作。”
传说 丰山有九口钟,霜降而鸣。《山海经·中山经》:“﹝ 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
九 [ jiǔ ] 1.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 如 九归。 2. 泛指多次或多数。 如 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更多解释]
钟 [ zhōng ] 1. 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 如 警钟。编钟(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钟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 2. 计时的器具。 如 钟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钟。钟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 3. 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 如 钟头(小时,如“开了一个钟钟的会”)。 4. 杯子。 5. 集中,专一。 如 钟情(感情专注)。钟爱(特别爱)。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更多解释]
九钟的拼音是:jiǔ zhōng点击 图标播放九钟的发音。
九钟的意思是:传说丰山有九口钟,霜降而鸣。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