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鉤 | |||||||||||||||||||||||||||||||||||||||||||||||||||||||||
释义 | 鉤gōu ㄍㄡ 卷三句部共13画 说文解字 卷三 句部 13画 U+9264 鉤 古矦切 鈎 鉤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三上反切古侯切頁碼第67頁,第11字續丁孫 鉤曲也。从金从句,句亦聲。 附注段玉裁依《韻會》在「曲」下補「鉤」字,注:「鉤鑲、吳鉤、釣鉤,皆金為之,故从金。按:句之屬三字皆會意兼形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五反切梗尤反頁碼第190頁,第3行,第1字述 曲也。從金、句,句亦聲。 鍇注臣鍇曰:「古兵有鉤有鑲,引來曰鉤,推去曰鑲,故晏嬰曰:『曲兵將鉤之。』鉤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三上反切古矦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350頁,第3字許惟賢第158頁,第3字 曲鉤也。 段注鉤字依《韵會》補。曲物曰鉤。因之以鉤取物亦曰鉤。 从金句。句亦聲。 段注鉤鑲,吳鉤,釣鉤皆金爲之。故从金。按句之屬三字皆會意兼形聲。不入手竹《金部》者,會意合二字爲一字。必以所重爲主。三字皆重句。故入《句部》。古矦切。四部。 字形解说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自戰國文字至楷書字形皆為從金、句聲。「金」為金粒,作為形符,表示義與金屬有關;「句」為帶鉤,於此作為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其實「句」是「鉤」的初文,因借為章句,故孳乳為「鉤」。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大陸通行規範字作「钩」。 鉤字的相关索引
鉤gōu ㄍㄡ 正文・戌集上金部共13画 康熙字典 正文 ・戌集上 金部 13画 U+9264 鉤 鉤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戌集上 部首: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118頁,第9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02頁,第8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90頁,第6字 音《廣韻》:古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𡘋音溝。 例又,《廣韻》:劒屬。 例又,劒環。 例又,劒名。 例又,刀名。鮑照樂府:錦帶佩吳鉤。沈括曰:吳鉤,刀名也。刀彎,今南蠻用之,謂之葛黨刀。李賀詩:男兒何不帶吳鉤。 例又,釣鉤。 例又,帶鉤。 例又,刈禾鐮曰刈鉤。 例又,幔鉤。 例又,馬頷鉤。 例又,凡縣物者曰鉤。亦曰鹿觡、曰鉤格。見揚子《方言》。 例又,鉤物也。 例又,《正字通》:鉤索義理,猶言窮理也。 例又,屈也。 例又,留也。 例又,致也。 例又,規也。 例又,牽引也。 例又,車名。 例又,車心木。 例又,射具。 例又,服飾名。 例又,星名。 例又,《字彙補》:鉤芒,神名。與句芒同。 例又,漢宮名。 例又,宦者署。 例又,官名。 例又,地名。 例又,山名。 例又,水名。 例又,草名。 例又,藤名。 例又,鳥名。 例又,姓。 例又,藏鉤。 音又,《正韻》與鬮同。 例又,交鉤,語不止也。歐陽修詩:異日說交鉤。 例又,鉤輈,鷓鴣鳴聲。林逋詩:雲水叫鉤輈。 音又,《集韻》:權俱切,音劬──鉤町,西南夷國名。 音又,《集韻》:居𠋫切,音冓──鉤梯,攻城具。 音又,《韻補》叶音拘。古〈日出東南隅行〉:羅敷善采桑,采桑城南隅;靑絲爲籠繩,桂枝爲籠鉤。 注解〔鉤〕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鉤〕字拼音是gō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句。 〔鉤〕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gōu] ⑴ 懸掛或探取東西用的器具,形狀彎曲,頭端尖銳⑵ 形狀像鉤子的⑶ 漢字筆形之一(亅、乛、乚、、、乙等)。⑷ 用鉤形物搭、掛或探取⑸ 研究,探尋⑹ 牽連⑺ 同“勾”。⑻ 一種縫紉法,多指縫合衣邊⑼ 古代兵器⑽ 鐮刀。⑾ 古代稱圓規。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鉤gōu ㄍㄡ 金部共13画左右结构U+9264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金部 13画 5画 左右结构 QQKG CPR PRJ 87120 无 U+9264 3411243135251 撇、点、横、横、竖、点、撇、提、撇、横折钩、竖、横折、横 句 、 鈎 、 𠚸 、 𠛎 、 𨪋 鉤字概述〔鉤〕字拼音是gōu,部首是金,总笔画是13画。 〔鉤〕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金、句”或“釒、句”。 〔鉤〕字仓颉码是CPR,五笔是QQKG,四角号码是87120,郑码是PRJ。 〔鉤〕字的UNICODE是U+926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476,UTF-32:00009264,UTF-8:E9 89 A4。 〔鉤〕字异体字是句、鈎、𠚸、𠛎、𨪋。 鉤的笔顺Loading... 鉤的意思鉤gōuㄍㄡ基本解释①懸掛或探取東西用的器具,形狀彎曲,頭端尖銳。~子。秤~兒。火~子。 ②形狀像鉤子的。蠍的~子。~針。 ③漢字筆形之一(亅、乛、乚、、、乙等)。 ④用鉤形物搭、掛或探取。~住樹枝爬上去。 ⑤研究,探尋。~玄。~沉。~校( jiào )。 ⑥牽連。~黨(指相牽連的同黨)。 ⑦同“勾”。 ⑧一種縫紉法,多指縫合衣邊。~貼邊。 ⑨古代兵器。~戟。純~(劍名)。吳~(刀名)。 ⑩鐮刀。 ⑪古代稱圓規。 鉤字的翻译
鉤的国语辞典解释鉤gōuㄍㄡ详细解释名 1.形状弯曲,具有探取、悬挂、连接等功能的器具。 钓钩、挂钩。 2.武器名。古代一种似剑而弯曲的兵器。 《汉书•卷七六•韩延寿传》:“延寿又取官铜物,侯月蚀铸作刀剑钩镡。” 3.一种末端弯曲的书写笔法。 4.姓。如宋代有钩光祖。 动 1.用钩子挂住拉起。 衣服不小心被钩住了。 2.更改、变动。 《后汉书•卷四六•陈宠传》:“宠又钩校律令条法,溢于甫刑者除之。” 3.扣留。 《后汉书•卷二七•吴良传》:“车府令徐匡钩就车,收御者送狱。” 4.描绘。 钩出轮廓来。 5.编织、缝纫。 钩围巾、钩边。 形 ◎弯曲的。 《战国策•西周策》:“少焉气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钩鼻子。 副 ◎停滞、逗留。 钩留。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鉤的两岸词典解释鉤gōuㄍㄡ详细解释1.钩子;钩儿。呈弯曲状,具有探取、悬挂、连接等功能的器具。也作“钩儿”。 钓钩、钓钩儿、挂钩儿、钩爪儿。 2.被钩子或尖锐物系绊或拉扯。 衣服被树枝钩住、丝袜不小心钩破了。 3.用钩子钩住后拉起。 把东西从洞里钩上来。 4.〈书〉探求。 钩沉、钩玄。 5.弯曲的。 钩月、鹰钩鼻。 6.描绘。 钩勒。 7.(用带钩的针)编织;缝纫。 钩针、钩边、钩围巾。 8.一种末端弯曲的书写笔法,分为横钩(如“欠”之第二画)、竖钩(如“丁”之末画)、折钩(如“考”之末画)、弯钩(如“狄”之第二画)、斜钩(如“戈”之第二画)、卧钩(如“心”之第二画)等类。 9.钩型符号,写作“ˇ”,用来表示挑选出来的或正确、对的。∥台⃝也作“鈎”。 10.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鉤的字源字形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 楚〔战国〕 简 信阳 楚〔战国〕 简 曾侯乙墓 楚〔战国〕 简 郭店 楚〔战国〕 简 上博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