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义

ㄒㄧ

卷十四金部共16画
说文解字

卷十四

金部

16画

U+932B

先擊切

錫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先擊切頁碼464頁,第2

錫銀鉛之閒也。从金易聲。

附注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錫,卜辭假『易』為之,不从金。」

卷别卷二十七反切星激反頁碼1086頁,第3行,第1

錫銀鉛之間也。從金易聲。

鍇注臣鍇曰:「銀色而鉛質也。」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先擊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2806頁,第4許惟賢1220頁,第7

錫銀鉛之閒也。

段注《周禮》卝人注曰:鈏也。《職方氏》曰:鑞也。鑞字《說文》無。《經典》多叚錫爲賜字。凡言錫予者,卽賜之叚借也。

从金。易聲。

段注先擊切。十六部。

「鍚与」之錫乃賜之借。又「阿錫」乃緆字之假借。

錫予=賜。布名「阿錫」者=緆。

「阿鍚」,光布也,錫係緆之假。

锡,介于银与铅之间的金属。字形采用“金”作边旁,“易”作声旁。

金文字形或作「」,楷定即為「錫」,從金、易聲。「金」為金粒,作為形符,表示義與金屬有關;「易」為變易,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金文又或作「」、「」,楷定為「」,從金、睗聲。「睗」為迅速看一眼,於此也是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易」、「睗」同音,故可互易為聲符。戰國文字至楷書字形皆與金文「」同體,「」、「」二形則後世不用。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大陸通行規範字作「锡」。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20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1182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880頁
4說文校箋第615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551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2044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3409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842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924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367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592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4874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3463頁【補遺】第18027頁
14通訓定聲第2126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219頁【崇文】第4873頁
16說文句讀第2021頁
17章授筆記第579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465頁,第4字
19古字釋要第1273頁,第5字

康熙字典原文

古文: 㒪

唐韻》:先擊切;《集韻》、《韻會》:先的切,𡘋音裼。
說文》:銀鉛之閒。从金,易聲。〔徐曰〕銀色而鉛質也。
詩・衞風》:如金如錫。〔傳〕金錫鍊而精。
爾雅・釋器》:錫謂之鈏。〔疏〕錫,金白鑞也。一名鈏。

又,《博雅》:赤銅謂之錫。

又,《爾雅・釋詁》:賜也。
易・師卦》:王三錫命。
書・堯典》:師錫帝曰。〔傳〕錫,與也。
左傳・莊元年》:王使榮叔來錫桓公命。〔註〕錫,賜也。
禮・緯文》:九錫,一曰輿馬,二曰衣服,三曰樂器,四曰朱戸,五曰納陛,六曰虎賁,七曰弓矢,八曰鈇鉞,九曰秬鬯。

又,粉錫,胡粉也。

又,姓。〈吳志〉:漢末有錫光。

又,地名。
左傳・文十一年》:楚伐麋,至於錫穴。
前漢・功臣表》:無錫侯多軍。

又,《集韻》:斯義切,音瀃──予也。本作賜。

又,《五音集韻》:思積切,音昔──細布也。
禮・雜記》:加灰錫也。〔註〕取緦以爲布,又加灰治之,則曰錫,言錫然滑易也。
儀禮・大射儀》:冪用錫若絺。〔註〕錫,細布也。〔疏〕謂之錫者,治其布,使之滑易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被阿錫。〔註〕錫,布也。

又,《集韻》:他歷切,音逖──髲也。

又,大計切,音弟──義同。

注解

1.(stannum,Sn)化学元素。原子序50。色白似银,富延展性,在空气中不易起变化。能溶于酸及热氢氧化钾溶液,但不溶于水。质地较铅坚韧。常用来焊接、镀铁与制造合金。

2.细布。

《列子•周穆王》:“衣阿锡,曳齐纨。”晋•左思〈娇女诗〉:“脂腻漫白袖,烟薰染阿锡。”

3.和尚所用锡杖的简称。

北周•庾信〈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是以飞锡遥来,度杯远至。”唐•李中〈送绍明上人之毘陵〉诗:“听蝉离古寺,携锡上扁舟。”

4.姓。如汉代有锡光。

赐与、赐给。

《书经•仲虺之诰》:“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左传•隐公元年》:“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锡制的。

锡壶、锡罐。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8 18: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