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鐃 | |||||||||||||||||||||||||||||||||||||||||||||||||||||||||
释义 | 鐃náo ㄋㄠˊ 卷十四金部共20画 说文解字 卷十四 金部 20画 U+9403 鐃 女交切 铙 鐃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女交切頁碼第467頁,第33字續丁孫 鐃小鉦也。軍法:卒長執鐃。从金堯聲。 附注按:徐鍇繫傳「从金,堯聲」四字在「小鉦也」後。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七反切獰交反頁碼第1095頁,第2行,第1字述 小鉦也。從金堯聲。軍法:卒長執鐃。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女交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833頁,第1字許惟賢第1232頁,第4字 小鉦也。 段注鉦鐃一物。而鐃較小。渾言不別。析言則有辨也。《周禮》言鐃不言鉦。詩言鉦不言鐃。不得以大小別之。《大司馬》。仲冬大閱。乃𡔷退。鳴鐃且卻。《左傳》。陳子曰:吾聞𡔷不聞金。亦謂聞𡔷進,聞鐃退也。 从金。堯聲。 段注女交切。二部。 軍灋。卒長執鐃。 段注見《大司馬職》。五人爲伍。五伍爲兩。五兩爲卒。 鐃字的相关索引
鐃náo ㄋㄠˊ 正文・戌集上金部共20画 康熙字典 正文 ・戌集上 金部 20画 U+9403 鐃 铙 鐃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戌集上 部首: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162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21頁,第30字 標點整理本: 第1309頁,第21字 音《唐韻》:女交切;《集韻》、《正韻》:尼交切;《韻會》:泥交切,𡘋音呶。 例又,奏樂所用也。 例又,《博古圖》:漢舞鐃二,其形上圜下方,下作疏櫺,中含銅丸,謂之舌鼓,動有聲。 例又,樂府有鐃歌,軍中鼓吹曲也。 例又,與譊通。 音又,《集韻》、《正韻》𡘋女敎切──與橈同。 卷目:考證・戌集上 部首:金部 愛日堂藏本: 第776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76頁,第1字 《周禮・地官・封人》以金鐃止鼓。 謹照原文封人改鼓人。 注解〔鐃〕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鐃〕字拼音是ná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堯。 〔鐃〕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náo] ⑴ 銅質圓形的打擊樂器,比鈸大。⑵ 古代軍中樂器,像鈴鐺,但沒有中間的錘。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鐃náo ㄋㄠˊ 金部共20画左右结构U+9403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铙 金部 20画 12画 左右结构 QFFQ CGGU PBBG 84112 无 U+9403 34112431121121121135 撇、点、横、横、竖、点、撇、提、横、竖、横、横、竖、提、横、竖、横、横、撇、竖弯钩 铙 鐃字概述〔鐃〕字拼音是náo,部首是金,总笔画是20画。 〔鐃〕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金、堯”或“釒、堯”。 〔鐃〕字仓颉码是CGGU,五笔是QFFQ,四角号码是84112,郑码是PBBG。 〔鐃〕字的UNICODE是U+940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891,UTF-32:00009403,UTF-8:E9 90 83。 〔鐃〕字异体字是铙。 鐃的意思鐃铙náoㄋㄠˊ基本解释①銅質圓形的打擊樂器,比鈸大。 ②古代軍中樂器,像鈴鐺,但沒有中間的錘。 鐃字的翻译
鐃的国语辞典解释鐃铙náoㄋㄠˊ详细解释名 ◎乐器名:(1) 青铜制,形似铃无舌,体短而阔,有中空的短柄可安木把。一般以大、中、小三件为一组,用以止息击鼓。《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铙止鼓,以金铎通鼓。”汉•郑玄•注:“铙如铃无舌,有秉,执而鸣之,以止击鼓。”(2) 铜制的打击乐器。一副两片,形状像钹,但中间隆起部分较小。《清史稿•卷一○一•乐志八》:“铙,笵铜为之,面径一尺二寸。中隆起,穿孔贯紃,左右合击。” 动 ◎搅扰。 《庄子•天道》:“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鐃的两岸词典解释鐃铙náoㄋㄠˊ详细解释1.打击乐器名: 2.(1)铜制,形似铃,无舌,有短柄。多在行军时,用来停止击鼓。 3.(2)铜制,形似钹,但中间隆起部分比钹小。 4.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鐃的字源字形楚〔战国〕 简 包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