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春秋时代郑晋等国实行法治,把刑法条文铸刻在鼎上,因称。
借指公开颁布重刑。
春秋 时代 郑 晋 等国实行法治,把刑法条文铸刻在鼎上,因称。
引《左传·昭公六年》:“三月, 郑 人铸刑书。”杜预 注:“铸刑书於鼎,以为国之常法。”
引清•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俺正要省约法,画狱牢;那知他铸刑书,加炮烙。”
公元前536年3月(阴历),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
铸 [ zhù ] 1. 把金属熔化后倒在模子里制成器物。 如 铸铁。铸造。铸件。熔铸。铸币。 [更多解释]
刑 [ xíng ] 1. 对犯罪的处罚。 如 刑罚。刑法。刑律。刑事。执刑。服刑。 2. 特指对犯人的体罚。 如 刑讯。受刑。刑具。 [更多解释]
书 [ shū ] 1. 成本的著作。 如 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2. 信。 如 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3. 文件。 如 证书。说明书。 4. 写字或写的字。 如 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5. 写文章。 如 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6. 字体。 如 草书。隶书。楷书。 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 如 说书。听书。 [更多解释]
铸刑书的拼音是:zhù xíng shū点击 图标播放铸刑书的发音。
铸刑书的意思是:①.春秋时代郑晋等国实行法治,把刑法条文铸刻在鼎上,因称。②.借指公开颁布重刑。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