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义

shǎn ㄕㄢˇ

卷十二門部共10画
说文解字

卷十二

門部

10画

U+9583

失冄切

閃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失冉切頁碼398頁,第1

閃闚頭門中也。从人在門中。

附注按:人在門中表示窺視之貌。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施塹反頁碼957頁,第5行,第1

閃闚頭門中也。從人在門中。

鍇注臣鍇曰:「會意。」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失冄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359頁,第3許惟賢1025頁,第7

閃闚頭門中也。

段注《禮運》。魚鮪不淰。注云:淰之言閃也。

从人在門中。

段注會意。王在門中則重王。故入《王部》。人在門中則重門。入《門部》。失冄切。古音葢在七部。舊此篆在𨳌篆後。今移正。

闪,把头伸进门里偷看。字形采用“门、人”会义,表示人在门中。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作,由「門」、「人」二字構成。從門,示動作在門內之義。從人,示動作的對象。會二字得在門內探頭窺視之義。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85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1000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754頁
4說文校箋第520頁,第15字
5說文考正第470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725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918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83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507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11頁,第30字
11標注說文第499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414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649頁【補遺】第17772頁
14通訓定聲第508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035頁【崇文】第4137頁
16說文句讀第1698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560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097頁,第4字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失冉切,音㴸。
說文》:闚頭門中也。从人,在門中。會意。
廣韻》:出門貌。

又,《增韻》:嚲避也。
禮・禮運》龍以爲畜,故魚鮪不淰〔註〕:淰之言閃也。〔釋文〕閃,失冉反。

又,暫見也。木華〈海賦〉:蝄像暫曉而閃屍。〔註〕音式染反──閃屍,暫見貌。

又,《正字通》:動貌。古詩「寒鴉閃閃前山去」,杜甫詩「閃閃浪花翻」,俗作㴸。

又,姓。明永樂中,永州判閃靄。

又,傾佞貌。
後漢・趙壹傳》:榮納由於閃榆,孰知辨其蚩姸。〔註〕閃榆,傾佞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舒贍切,音掞。又,《集韻》:式劒切,音𤴿。又,子豔切,音𡄑──義𡘋同。

注解

1.會意。从人在門中。本義:自門內偷看。

2.同本義,引申爲偷看peek out through a door

閃,窺頭在門中也。 —— 《說文》。南朝 宋· 裴松之注引《魏略·苛吏傳》:「白日常自於牆壁間閨閃。」故魚鮪不淰。 —— 《禮記·禮運》。注:「淰之言閃也。」疏:「閃是忽有忽無,故字從門中人也。經傳多以掩爲之。」

3.忽有忽無, 突然顯現flash; flicker

蝄像暫曉而閃屍 —— 木華《海賦》。注:「暫見之貌。」爲首閃出一將。 —— 《三國演義》

腦子閃過一個念頭;閃屍(忽隱忽現);閃颯(閃爍);閃綴(閃閃發光);閃然(隱沒不見);閃蕩(光閃動);閃放(閃爍放光);閃明(天剛明);閃忽(變化不定)

4.動搖不定waver

垂涎閃吞兮,揮霍旁午。 —— 唐· 柳宗元《招海賈文》

5.又指[身體]猛然晃動。

閃了閃,差點兒跌倒

6.遮攔block

因此上裴航要閃住你肖郎路。 —— 明· 湯顯祖《邯鄲記》

7.拋棄throw; abandon

教孩兒往帝都,把媳婦閃得苦又孤。 —— 高明《琵琶記·糟糧自厭》

閃了臉(翻了臉,損傷了感情);閃落(撇開不管)

8.拋灑shed

閃英雄淚漬盈盈袖,傷心不爲悲秋瘦。 —— 明· 湯顯祖《牡丹亭》

9.側身急避 dodge

汽車開來了,快閃開;閃賺(閃避;躲閃);往旁邊一閃;閃邊(日落時太陽接近地平線);閃脫(躲開);閃魄(藏起來);閃走(逃跑);閃逃(躲起來逃了)

10.扭傷筋骨sprain

夫人休閃了手。 —— 王實甫《西廂記》

閃了腰;閃肭(扭傷筋肉)

11.欺騙 deceive; cheat

閃誑(欺騙);閃賺(哄騙);閃揄(奸巧諂媚)

12.招引call

夢見一人,手執柳枝,閃了他去。 —— 明· 湯顯祖《牡丹亭》

13.睜,張 open

閃眼(睜眼);閃目(睜眼)

名词

1.天空的電光。俗稱閃電爲閃flash of lightning

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 —— 李季《王貴與李香香》

打閃;閃紅(電光)

2.閃族 semite,高加索人種的一個分支,多住在中東一帶,包括阿拉伯人、猶太人和埃塞俄比亞人。

3.閃失;挫折unexpected error

不想又吃了這一閃。 —— 《水滸全傳》

4.姓。

1.探头窥视。《三国志•卷一五•魏书•梁习传》“思亦能吏,然苛碎无大体”句下裴松之注引《魏略》:“白日常自于墙壁间闚闪。”

2.避开、躲避。

元•曾瑞〈四块玉•官况甜〉曲:“雠多恩少人皆厌,业贯盈,横祸添,无处闪。”《警世通言•卷二○•计押番金鳗产祸》:“掇开门闪身入去,随手关了。”

3.突然显现、忽隐忽现。

闪光、脑中闪过一个念头。

4.弄、逼迫。

《水浒传•第一一回》:“谁想今日被高俅这贼坑陷了我这一场,……闪得我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受此寂寞。”

5.抛弃、撇下。

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你好下得白解元,闪下我女少年。”《西游记•第二回》:“怎么一去许久,把我们俱闪在这里。”

6.扭伤、挫伤。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夫人休闪了手,且息怒停嗔。”

闪了腰。

1.雷电所发出的光。

西边又打闪,可能快下雨了。

2.差错、危险。

《水浒传•第一二回》:“不想又吃了这一闪!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克剥!”

万一有什么闪失,我如何向你父母交代?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5:4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