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闐 | |||||||||||||||||||||||||||||||||||||||||||||||||||||||||
释义 | 闐tián ㄊㄧㄢˊ 卷十二門部共18画 说文解字 卷十二 門部 18画 U+95D0 闐 待年切 阗 闐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待年切頁碼第397頁,第29字續丁孫 闐盛皃。从門眞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笛前反頁碼第957頁,第1行,第2字述 盛皃也。從門眞聲。 鍇注臣鍇曰:「《詩》云:『振旅闐闐。』」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待年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2358頁,第1字許惟賢第1025頁,第2字 盛皃也。 段注謂盛滿於門中之皃也。詩曰:振旅闐闐。《孟子》作塡。《玉藻》。盛氣顚實。叚顚爲闐也。 从門。眞聲。 段注待年切。十二部。 闐字的相关索引
闐tián ㄊㄧㄢˊ 正文・戌集上門部共18画 康熙字典 正文 ・戌集上 門部 18画 U+95D0 闐 阗 闐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戌集上 部首:門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03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39頁,第11字 標點整理本: 第1329頁,第6字 音《唐韻》:待年切;《集韻》、《韻會》、《正韻》:亭年切,𡘋音田。 例又,《博雅》:闐闐,聲也。 例又,《增韻》:滿也。 例又,地名。 例又,與顛同。 音又,《集韻》或作𥧑。 音又,《廣韻》、《集韻》、《韻會》:堂練切;《正韻》:蕩練切,𡘋音電──于闐,國名。 音又,音冀。 注解〔闐〕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門部。 〔闐〕字拼音是tián,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門、真。 〔闐〕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ián] ⑴ 见“阗”。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闐tián ㄊㄧㄢˊ 門部共18画半包围结构U+95D0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阗 門部 18画 10画 半包围结构 UFHW ANJBC XDLO 77801 无 U+95D0 251125111225111134 横折、横、横、竖、竖、横折钩、横、横、横、竖、竖、横折、横、横、横、横、撇、点 窴 、 阗 、 𨳸 闐字概述〔闐〕字拼音是tián,部首是門,总笔画是18画。 〔闐〕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門、真”。 〔闐〕字仓颉码是ANJBC,五笔是UFHW,四角号码是77801,郑码是XDLO。 〔闐〕字的UNICODE是U+95D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8352,UTF-32:000095d0,UTF-8:E9 97 90。 〔闐〕字异体字是窴、阗、𨳸。 闐的意思闐阗tiánㄊㄧㄢˊ基本解释◎见“阗”。 闐字的翻译
闐的国语辞典解释闐阗tiánㄊㄧㄢˊ详细解释动 ◎充塞、充满。 《史记•卷一二○•郑当时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 形 ◎参见“阗阗”条。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闐的两岸词典解释闐阗tiánㄊㄧㄢˊ详细解释◎〈书〉充满;填塞。 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史记‧卷一二○‧汲郑列传‧郑当时》)。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闐的字源字形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