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一种舞动的龙形图案。
引《红楼梦》第五三回:“五间正殿前悬一闹龙填青匾,写道是:‘慎终追远’。”
指匾上浮雕的龙作对立张牙舞爪的形状。
闹 [ nào ] 1. 不安静。 如 闹市。热闹。 2. 搅扰。 如 闹心。闹腾。 3. 戏耍,耍笑。 如 戏闹。闹洞房。 4. 发生(疾病或灾害)。 如 闹病。闹事。闹水灾。 5. 发泄,发作。 如 闹气。闹情绪。 6. 生机勃勃,旺盛,声势浩大,热火朝天地搞。 如 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元宵。 [更多解释]
龙 [ lóng ]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如 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 如 恐龙。 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 如 龙颜。龙体。龙袍。 4. 姓。 [更多解释]
闹龙的拼音是:nào lóng点击 图标播放闹龙的发音。
闹龙的意思是:一种舞动的龙形图案。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