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谓武人拥兵或恃险作乱。
引《后汉书·崔寔传》:“寔 以世方阻乱,称疾不视事,数月免归。”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夏水》:“晋•永嘉 中, 西蜀 阻乱,割 华容 诸城,为 颖王 都。”杜甫 《恨别》诗“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清•仇兆鳌 注:“思家忆弟,伤 洛城 阻乱。”
阻乱,读音是zǔ luàn,汉语词汇,解释为武人拥兵或恃险作乱。
阻 [ zǔ ] 1. 险要的地方。 如 “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2. 拦挡。 如 阻挡。阻隔。阻拦。阻力。阻挠。梗阻。劝阻。阻击。阻抑。阻滞。阻难(nán)。阻塞(sè)。 3. 艰难。 如 道阻且长。 [更多解释]
乱 [ luàn ] 1. 没有秩序。 如 乱套。紊乱。凌乱。 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 如 乱世。政乱。平乱。乱邦不居。 3. 混淆。 如 乱伦。败常乱俗。 4. 任意随便。 如 乱吃。乱跑。 5. 男女关系不正当。 如 淫乱。 6. 横渡。 如 乱流。 7. 治理。 如 乱臣。 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 如 乱曰。 [更多解释]
阻乱的拼音是:zǔ luàn点击 图标播放阻乱的发音。
阻乱的意思是:谓武人拥兵或恃险作乱。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