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犹蜚语,流言。
无礼的话;不正经的话。
引唐•白居易 《与杨虞卿书》:“其不与者,或诬以伪言,或构以非语。”宋•苏轼 《谏买浙灯状》:“近日小人妄造非语。”
引唐•元稹 《莺莺传》:“崔 之贞慎自保,虽所尊不可以非语犯之。”
不合理、不正经的言语。
引唐·元稹《莺莺传》:「崔之贞慎自保,虽所尊不可以非语犯之。」
非语是汉语词汇,拼音为fēi yǔ,解释为蜚语,流言。
非 [ fēi ] 1. 不,不是。 如 非凡。非法。非分(fèn )。非礼。非但。非同小可。啼笑皆非。 2. 不对,过失。 如 痛改前非。文过饰非。习非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 3.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 如 我非看这本书。 4. 责怪,反对。 如 非难(nàn )。非议。无可厚非。 5.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 如 东非。西非。 [更多解释]
语 [ yǔ ] 1. 话。 如 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2. 指“谚语”或“古语”。 如 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代替语言的动作。 如 手语。旗语。 4. 说。 如 细语。低语。 语 [ yù ] 1. 告诉。 如 不以语人。 [更多解释]
非语的拼音是:fēi yǔ点击 图标播放非语的发音。
非语的意思是:不合理、不正经的言语。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