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不劳动而吃闲饭的人。后亦指家口。
指牲畜的胃口、食欲。
引《商君书·垦令》:“禄厚而税多,食口众者,败农者也。”唐•韩愈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诗:“秩卑俸薄食口众,岂有酒食开容颜。”清•刘大櫆 《乡饮大宾方君墓志铭》:“方氏 世业医,虽名著邑里,而食口浩繁。”
引王西彦 《福元佬和他戴白帽子的牛》:“种田人少不得猪,大女婿家捉来那只乌花小猪倒也肯长,食口很好。”
食口,汉语词汇,意为不劳动而吃闲饭的人或牲畜的胃口、食欲。
食 [ shí ] 1. 吃。 如 食肉。食欲。 2. 吃的东西。 如 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 俸禄。 如 “君子谋道不谋食”。 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 如 日食。月食。 食 [ sì ] 1. 拿东西给人吃。 如 食母(乳母)。 食 [ yì ] 1. 用于人名。 如 郦食其(jī)(中国汉代人)。 [更多解释]
口 [ kǒu ]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 如 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 如 瓶子口。 3. 出入通过的地方。 如 门口。港口。 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 如 古北口。喜峰口。 5. 破裂的地方。 如 口子。 [更多解释]
食口的拼音是:shí kǒu点击 图标播放食口的发音。
食口的意思是:①.不劳动而吃闲饭的人。后亦指家口。②.指牲畜的胃口、食欲。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