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鰒 | |||||||||||||||||||||||||||||||||||||||||||||||||||||||||
释义 | 鰒fù ㄈㄨˋ 卷十一魚部共20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一 魚部 20画 U+9C12 鰒 蒲角切 鳆 𩺽 鰒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一下反切蒲角切頁碼第388頁,第29字續丁孫 𩺽異體鰒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二反切別卓反頁碼第941頁,第5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按:即石決明也,褚彥回食而不賣者,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一下反切蒲角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317頁,第4字許惟賢第1008頁,第5字
段注郭注《三倉》曰:鰒似蛤。一偏著石。《廣志》曰:鰒無鱗有𣪊。一面附石。細孔襍襍。或七或九。《本艸》曰:石決明,一名鰒魚。李時珍云:與石決明同類殊種。 从魚。𡕨聲。 段注蒲角切。三部。 鰒字的相关索引
鰒fù ㄈㄨˋ 正文・亥集中魚部共20画 康熙字典 正文 ・亥集中 魚部 20画 U+9C12 鰒 鳆 鰒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亥集中 部首:魚部 武英殿刻本: 第3532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75頁,第4字 標點整理本: 第1472頁,第19字 音《唐韻》、《集韻》𡘋房六切,音伏。 音又,《廣韻》:蒲角切;《集韻》、《韻會》:弼角切,𡘋音雹──義同。一說石決明,藥,旁有七空者良。 音又,《集韻》:步木切,音僕──義同。 注解〔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中,康熙部首是魚部。 〔鰒〕字拼音是fù,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魚、复。 〔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fù] ⑴ 见“鳆”。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鰒fù ㄈㄨˋ 魚部共20画左右结构U+9C12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鳆 魚部 20画 9画 左右结构 QOTT NFOAE RMKR 28347 无 U+9C12 35251214444312511354 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点、点、点、点、撇、横、竖、横折、横、横、撇、横撇/横钩、捺 鳆 、 𩺽 鰒字概述〔鰒〕字拼音是fù,部首是魚,总笔画是20画。 〔鰒〕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魚、复”。 〔鰒〕字仓颉码是NFOAE,五笔是QOTT,四角号码是28347,郑码是RMKR。 〔鰒〕字的UNICODE是U+9C1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9954,UTF-32:00009c12,UTF-8:E9 B0 92。 〔鰒〕字异体字是鳆、𩺽。 鰒的意思鰒鳆fùㄈㄨˋ基本解释◎见“鳆”。 鰒字的翻译
鰒的国语辞典解释鰒鳆fùㄈㄨˋ详细解释名 ◎动物名。软体动物门腹足纲鲍螺科。贝壳呈扁椭圆形,体呈淡黄色,椭圆形,长二寸许。肉可食,味鲜美。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鰒的两岸词典解释鰒鳆fùㄈㄨˋ详细解释◎软体动物名。生活于海中。肉质鲜美,可食。贝壳椭圆形,可入药。也作“鮑”。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鰒的字源字形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