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亦 | |||||||||||||||||||||||||||||||||||||||||||||||||||||||||||||||
释义 | 亦yì ㄧˋ 卷十亦部共6画 说文解字 卷十 亦部 6画 U+4EA6 亦 羊益切 𡗕 𡗜 、 腋 亦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下反切羊益切頁碼第343頁,第11字續丁孫 𡗕異體亦 人之臂𡗕也。从大,象兩𡗕之形。凡亦之屬皆从𡗕。 鉉注臣鉉等曰:今別作腋,非是。 附注高鴻縉《中國字例》:「(亦)即古腋字。从大(大即人),而以八指明其部位,正指其處,故為指事字。名詞,後世叚借為副詞,有重覆之意,久而為借意所專,乃另造腋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反切移赤反頁碼第835頁,第7行,第1字述 人之臂亦也。從大,象兩亦之形。凡亦之屬,皆從亦。 鍇注臣鍇曰:「人之掖也。八,其處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下反切羊益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972頁,第1字許惟賢第862頁,第2字 人之臂亦也。 段注《玉篇》今作掖。按《手部》掖者,以手持人臂投地也。一曰臂下也。一曰臂下之語,葢淺人據俗字增之耳。徐鉉等曰:亦今別作腋。按《廣韵》肘腋作此字。俗用亦爲語䛐。乃別造此。《肉部》曰:胳,亦下也。胠,亦下也。今《禮記・深衣》袼之高下注云:袼,衣袂當腋之縫。袼,腋乃皆俗字。人臂㒳垂。臂與身之閒則謂之臂亦。臂與身有重曡之意。故引申爲重累之䛐。《公羊傳》。大火爲大辰。伐爲大辰。北辰亦爲大辰。何注云:亦者,㒳相須之意。按經傳之亦,有上有所蒙者。有上無所蒙者。《論語》不亦說乎,亦可宗也,亦可以弗畔,亦可以爲成人矣,皆上無所蒙。皇侃曰:亦猶重也。此等皆申重贊美之䛐。亦之言猶大也,甚也。若《周頌》亦有高廪,亦服爾耕。《鄭箋》云:亦,大也。是謂亦卽奕奕之叚借也。亣部曰:奕,大也。又或叚爲射。或叚爲易。 从大。象㒳亦之形。 段注謂左右㒳直,所以象無形之形。羊益切。古音在五部。 凡亦之屬皆从亦。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二今作腋。 白话解释亦,人的腋窝。字形采用“大”作边旁,像臂弯下两个腋窝的样子。所有与亦相关的字,都采用“亦”作边旁。 字形解说甲骨文作,從大,義為人,兩小點指明臂腋之所在。此為虛像,表示臂下所在,是「腋」字的初文。金文承之。戰國文字,所從「大」,分為上、下二體。篆文承之金文,上、下一體。隸書承之,又分為上、下二體,上體變作「」,下體變為二豎。楷書之形承之隸書,下體二筆變作一撇筆,一豎鉤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合體指事。 亦字的相关索引
亦yì ㄧˋ 正文・子集上亠部共6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子集上 亠部 6画 土 U+4EA6 亦 𠅃 亦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子集上 部首:亠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8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88頁,第9字 標點整理本: 第13頁,第13字 古文: 𠅃 音《唐韻》:羊益切。 例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 例又,同「奕」。 例亦本作𡗕,象人左右兩腋形。 注解〔亦〕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上,康熙部首是亠部。 〔亦〕字拼音是yì,独体字,可拆字为亣、八、!、亠、,五行属土。 〔亦〕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ì] ⑴ 副词,也,表示同样、也是⑵ 又:“先君何罪?其嗣~何罪?”⑶ 不过,只是:“王~不好土也,何患无士?”⑷ 表示加强或委婉的语气:“呜呼,~盛矣哉!”“学而时习之,不~说乎?”⑸ 姓。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亦yì ㄧˋ 亠部共6画独体字U+4EA6CJK 基本汉字 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亠部 6画 独体字 指事字 土 YOU YLNC SNO 00230 0076 5064 U+4EA6 413234 点、横、撇、竖钩、撇、点 腋 、 𠅃 、 𡖋 、 𡗕 、 𢂯 、 𰁜 亦字概述〔亦〕字拼音是yì,部首是亠,总笔画是6画。 〔亦〕字是独体字,五行属土。 〔亦〕字仓颉码是YLNC,五笔是YOU,四角号码是00230,郑码是SNO,中文电码是0076,区位码是5064。 〔亦〕字的UNICODE是U+4EA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0134,UTF-32:00004ea6,UTF-8:E4 BA A6。 〔亦〕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0516,属常用字。 〔亦〕字异体字是腋、𠅃、𡖋、𡗕、𢂯、𰁜。 亦的笔顺Loading... 亦的意思亦yìㄧˋ基本解释①副词,也,表示同样、也是。~无不可。~步~趋。 ②又:“先君何罪?其嗣~何罪?” ③不过,只是:“王~不好土也,何患无士?” ④表示加强或委婉的语气:“呜呼,~盛矣哉!”“学而时习之,不~说乎?” ⑤姓。 详细解释名词 ◎(指事。甲骨文字形,在“大”(人)旁加两点,指示两腋所在。“腋”的本字。本义:人腋窝) 同本义 armpit 亦,人之臂亦也。——《说文》。字俗作腋 胳谓之腋。——《广雅》 腋在肘后。——《埤苍》 副词 1.也;也是also。 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也不过是摘了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抢,撞。) —— 《战国策·魏策》亦盛矣哉。(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啊!) ——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亦以明死生之大。(也就是为了用它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以,用,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攻一时,敌退,三保亦自喜。 ——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 —— 《左传·文公七年》 亦许(也许);亦然(也是这样)亦且(又,而且);亦复(又) 2.也…也…;又…又… [both…and…]——连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名词前面,强调两种动作、行为、状态、事物彼此并列或互相对待。如:亦真亦假。 3.不过;仅仅;只是but; only。 寡人之从君而西也,亦晋之妖梦是践。 —— 《左传》 亦字的翻译
亦的国语辞典解释亦yìㄧˋ详细解释副 1.相当于“也”、“也是”。 《论语•公冶长》:“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唐•李商隐〈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人云亦云。 2.相当于“又”。 《左传•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诗三首之一:“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3.只是、不过。 《战国策•齐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唐•杜甫〈蒹葭〉诗:“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 4.已经。 《文选•王康琚•反招隐诗》:“昔在太平时,亦有巢居子;今虽盛明世,能无中林士?”唐•杜甫〈独立〉诗:“草露亦多湿,蛛丝亦未收。” 连 ◎虽然。 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宋•欧阳修〈玉楼春•蝶飞芳草花飞路〉词:“红莲绿芰亦芳菲,不奈金风兼玉露。” 助 ◎位于句首或句中,无义。 《书经•盘庚上》:“予亦拙谋,作乃逸。”《诗经•召南•草虫》:“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名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亦的两岸词典解释亦yìㄧˋ详细解释1.〈书〉也;也是。 人云亦云、亦师亦友、相见时难别亦难。 2.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亦的字源字形商 甲骨文 𠂤组 商 甲骨文 子组 商 甲骨文 宾组 商 甲骨文 历组 商 甲骨文 出组 商 金文 商 西周 甲骨文 西周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 楚〔战国〕 简 郭店 楚〔战国〕 简 上博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楚〔战国〕 简 九店 楚〔战国〕 简 港中大 秦 简 放马滩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龙岗 秦 简 关沮 汉 简 张家山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魏 传抄 三体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唐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古文砖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亦字的成语亦步亦趋 人云亦云 不亦乐乎 盗亦有道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亦复如是 天若有情天亦老 死亦瞑目 亦趋亦步 亦庄亦谐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愚者千虑,亦有一得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亦复如此 是亦因彼 教亦多术 不亦善夫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知奸亦有大罗 鹤亦败道 刚亦不吐,柔亦不茹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虽多亦奚以为 更多… 亦字组词亦开头的词语亦然 亦步亦趋 亦庄亦谐 亦安 亦畅天怀 亦都护 亦尔 亦发 亦非薄幸 亦复 亦复如此 亦复如是 亦复如斯 亦古亦今 亦何 亦或 亦近亦远 亦旧怡心 亦可 亦可复舟 亦苦亦乐 亦乃 亦能复舟 更多… 亦结尾的词语不亦 而亦 无亦 抑亦 意亦 更多… 亦中间的词语不亦乐乎 人云亦云 亦步亦趋 反之亦然 亦庄亦谐 不亦善夫 不亦说乎 盗亦有道 狗亦有灵 鹤亦败道 教亦多术 罗亦农 区亦轸 人生亦然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是亦因彼 死亦瞑目 虽多亦奚为 虽多亦奚以为 天不变,道亦不变 我亦如此 亦古亦今 亦近亦远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