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𤁰 | |||||||||||||||||||||||||||||||||||||||||||||||||||||||||
释义 | 𤁰dí ㄉㄧˊ 卷十一水部共18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一 水部 18画 U+24070 𤁰 竹隻切 𤂥 𤁰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竹隻切頁碼第368頁,第18字續丁孫 𤂥異體𤁰 土得水沮也。从水𥏼聲。讀若䵂。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一反切遲夕反頁碼第902頁,第1行,第2字述 土得水沮也。從水𥏼聲。讀若䵂。 鍇注臣鍇曰:「沮,低散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竹隻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2202頁,第1字許惟賢第958頁,第6字 土得水沮也。 段注《魏風・毛傳》云:沮洳,其漸洳者。《眾經音義》引《倉頡篇》云:沮者,漸也。許君沮字下未舉此義。今俗謂水稍稍侵物入其內曰𤂥。當作此字。 从水。𥏼聲。讀若䵂。 段注竹𨾏切。十六部。 𤁰字的相关索引
𤁰dí ㄉㄧˊ 正文・巳集上水部共19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巳集上 水部 19画 U+24070 𤁰 𤁰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67頁,第11字 同文書局本: 第658頁,第28字 標點整理本: 第607頁,第14字 音《唐韻》:竹隻切;《集韻》:竹益切,𡘋音䵂。 音又,《玉篇》:直尺切;《集韻》:直炙切,𡘋音擿。又,《廣韻》:碭伯切,音宅。又,《集韻》:亭歷切,音狄──義𡘋同。 例《說文》本作𤂥。 注解〔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𤁰〕字拼音是d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潪、亍。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𤁰dí ㄉㄧˊ 氵部共18画左右结构U+24070CJK 扩展B 汉语字典 氵部 18画 15画 左右结构 ITDH EOAN VMBI 无 无 U+24070 441311342512511112 潪 、 𣻩 、 𤂥 𤁰字概述〔𤁰〕字拼音是dí,部首是氵,总笔画是18画。 〔𤁰〕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潪、亍”。 〔𤁰〕字仓颉码是EOAN,五笔是ITDH,郑码是VMBI。 〔𤁰〕字的UNICODE是U+2407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47568,UTF-32:00024070,UTF-8:F0 A4 81 B0。 〔𤁰〕字异体字是潪、𣻩、𤂥。 𤁰的意思基本释义𤁰zhíㄓˊ1.同“潪”。 2.拼音zhí。 3.土与水相和。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