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𧥣 | ||||||||||||||||||||||||||||||||||||||||||||||||||||||||||||
释义 | 𧥣kòu ㄎㄡˋ 卷三言部共10画 说文解字 卷三 言部 10画 U+27963 𧥣 苦后切 𧥣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三上反切苦后切頁碼第74頁,第2字續丁孫 𧥣
附注丁福保詁林:「雲青案:唐寫本《玉篇》『𧥣』注引《說文》:『如求婦先扣發之。』二徐本『發』誤作『叕』,宜據改。」邵瑛羣經正字:「此即𧥣問之𧥣,今經典作叩。」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五反切懇走反頁碼第209頁,第2行,第2字述
鍇注臣鍇曰:「頻繁哀求之意也。此當引當時俗語爲証也。𧥣叕。猶言扣嗑之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三上反切苦后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391頁,第1字許惟賢第176頁,第5字
段注扣叩古今字。《說文》有敂無叩。此扣當作敂。 如求婦先𧥣叕之。 段注此葢古語。《諭語》我叩其㒳端而竭焉。孔曰:我則發事之始終以語之。《公羊傳》。吾爲子口隱矣。何曰:口猶口。語發動也。按猶口當作猶叩,句絶。 从言口。 段注會意。口者叩也。 口亦聲。 段注苦后切。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二𧥣叕即𧥣綴。綴飣,訂約當作丁。 錢一訂定之扣定,即當作扣。𧥣叕即𧥣綴。(綴飣(?)、訂約=丁)。 𧥣字的相关索引
𧥣kòu ㄎㄡˋ 正文・酉集上言部共10画 康熙字典 正文 ・酉集上 言部 10画 U+27963 𧥣 𧥣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45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47頁,第15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22頁,第10字 音《唐韻》:苦后切;《集韻》:去厚切;《正韻》:苦厚切,𡘋音口。 例又,人名。與𧥣、崇𧥣。見《宋史・宗室表》。 音又,《集韻》:虛加切,音蝦。 注解〔𧥣〕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𧥣〕字拼音是kò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口。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𧥣kòu ㄎㄡˋ 言部共10画左右结构U+27963CJK 扩展B 汉语字典 言部 10画 3画 左右结构 YKG YRR SJVV 无 无 U+27963 4111251251 叩 𧥣字概述〔𧥣〕字拼音是kòu,部首是言,总笔画是10画。 〔𧥣〕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言、口”或“訁、口”。 〔𧥣〕字仓颉码是YRR,五笔是YKG,郑码是SJVV。 〔𧥣〕字的UNICODE是U+2796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62147,UTF-32:00027963,UTF-8:F0 A7 A5 A3。 〔𧥣〕字异体字是叩。 𧥣的意思基本释义𧥣kòuㄎㄡˋ1.同“叩”。 2.拼音kòu。 3.问。 4.kǒu。 5.说定; 定下来。西南官话、 吴语。 6.掌握分量和分寸。 吴语。 𧥣的字源字形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