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𪗋 | ||||||||||||||||||||||||||||||||||||||||||||||||||||||||||||
释义 | 𪗋zī ㄗ 卷八衣部共20画 说文解字 卷八 衣部 20画 U+2A5CB 𪗋 卽夷切 𧞓 𪗋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八上反切卽夷切頁碼第274頁,第13字續丁孫 𪗋異體𧞓 緶也。从衣亝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六反切子思反頁碼第702頁,第7行,第4字述 緶。從衣齊聲。 鍇注臣鍇曰:「《禮》𪗋縗字,謂鍬衣下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八上反切卽夷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1584頁,第4字許惟賢第694頁,第7字 緶也。裳下緝。 段注各本無裳下緝三字。今依《韵會》補。依《釋名》當作緝下。緝下,橫縫緝其下也。綆者,緁衣也。緝同緁。漢時通用。《論語・鄉黨》孔注曰:衣下曰齊。《玉藻》。縫𪗋倍要。《正義》曰:𪗋謂裳之下畔。《深衣》。下𪗋如權衡以應平。注曰:𪗋,緝也。《禮・喪服》疏衰裳齊疏云:衰裳旣就。乃始緝之。故言齊在衰裳下。不比言斬在衰上也。按經傳多假齊爲之。亦省作𪗋。 从衣。𠫼聲。 段注卽夷切。十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二緶,裳下緝,𪗋,縗下緝,斬縗下不緝。 𪗋字的相关索引
𪗋㈠正文・申集下衣部共20画 康熙字典 正文 ・申集下 衣部 20画 U+2A5CB 𪗋
𪗋㈡zī ㄗ 正文・亥集下齊部共20画 康熙字典 正文 ・亥集下 齊部 20画 U+2A5CB 𪗋 𪗋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亥集下 部首:齊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70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1532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1534頁,第12字 音《唐韻》:卽夷切;《集韻》、《韻會》、《正韻》:津私切,𡘋音咨。 例又,本作齊。 例亦作齋、𧞓。 注解〔𪗋〕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齊部。 〔𪗋〕字拼音是zī,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齊、衣。 〔𪗋〕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ī] ⑴ 同“𧞓”。下衣的鎖邊。見《說文•衣部》。又特指喪服下部折轉的邊。《荀子•;大略》:“父母之喪,三年不事;𪗋喪大功,三月不事。”⑵ 長衣的下縫。《漢書•朱雲傳》:“有薦去者召入,攝𪗋登堂,抗首而請,音動左右。”顏師古注:“𪗋,衣下之裳。”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𪗋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衣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96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26頁,第11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02頁,第10字 音《唐韻》:卽夷切;《集韻》:津私切,𡘋音咨。 例或作𧞓。 注解〔𪗋〕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𪗋〕字半包围结构。 〔𪗋〕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ī] ⑴ 同“𧞓”。下衣的鎖邊。見《說文•衣部》。又特指喪服下部折轉的邊。《荀子•;大略》:“父母之喪,三年不事;𪗋喪大功,三月不事。”⑵ 長衣的下縫。《漢書•朱雲傳》:“有薦去者召入,攝𪗋登堂,抗首而請,音動左右。”顏師古注:“𪗋,衣下之裳。”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𪗋zī ㄗ 齊部共20画半包围结构U+2A5CBCJK 扩展B 汉语字典 齊部 20画 6画 半包围结构 YVUE YXYHV SYSR 无 无 U+2A5CB 41432533543211413534 𧚵 、 𧛁 、 𧜍 、 𧞓 𪗋字概述〔𪗋〕字拼音是zī,部首是齊,总笔画是20画。 〔𪗋〕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齊、衣”。 〔𪗋〕字仓颉码是YXYHV,五笔是YVUE,郑码是SYSR。 〔𪗋〕字的UNICODE是U+2A5C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73515,UTF-32:0002a5cb,UTF-8:F0 AA 97 8B。 〔𪗋〕字异体字是𧚵、𧛁、𧜍、𧞓。 𪗋的意思𪗋zīㄗ基本解释①同“𧞓”。下衣的鎖邊。見《說文•衣部》。又特指喪服下部折轉的邊。《荀子•;大略》:“父母之喪,三年不事;𪗋喪大功,三月不事。” ②長衣的下縫。《漢書•朱雲傳》:“有薦去者召入,攝𪗋登堂,抗首而請,音動左右。”顏師古注:“𪗋,衣下之裳。” 𪗋的字源字形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